【明報專訊】在《人文香港——香港發展經驗的全新總結》一書中,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座教授陳韜文有一篇專文〈傳媒的曾經輝煌和今天瀕危〉討論新聞自由,及與之相關的媒體自我審查問題。其中一個探討的重點,是有傳媒濫用了新聞自由。部分傳媒為了商業利益,以新聞自由為名不惜弄虛作假,務求報道要駭人聽聞,離棄了新聞工作專業的理念。
「中國因素」是雙刃劍
另外,中國因素是香港新聞自由發展的雙刃劍。殖民地年代的香港缺乏民主,本應不會有太大的新聞自由。港英政府訂立嚴苛的條例限制傳媒,例如市民不可以說英女王和英聯邦國家的壞話,亦不可鼓吹認同境外的政黨。《大公報》曾經在1952年刊出批評英國的社論,被港英政府暫停出版。後來中國向英國施壓,《大公報》才得以復刊。自此,港英政府不敢再引用有關條例對付香港傳媒。
深入討論港政治經濟社會課題
當時正因為中國起着權力平衡的作用,使香港享有較大的自由空間。回歸以後,亦正是同一個中國因素影響着香港的新聞自由。中國政府透過不同的方法,例如商業機會來影響傳媒。近年中國對香港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引發出傳媒自我審查的現象。
本書除了探討本地的新聞自由之外,還對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等課題有深入討論,是一部有助學習通識科的高水準參考書。
˙學習單元﹕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學習概念﹕新聞自由
文﹕福建中學(小西灣) 助理校長李偉雄
◆書名﹕《人文香港——香港發展經驗的全新總結》
編者﹕洪清田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
年份﹕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