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65年以來,廣州人生活中的「重頭戲」——衣食住行和休閒消費方式都發生了質的飛躍。
照香港時裝書扯布裁衣 一丈三尺六的布票年代
徐維好、王秋霞母女是白雲區江高鎮高唐布匹商店兩代店主。從最早的公社食堂記憶,到糧票年代難忘的過年「下館子」,再到如今從大吃大喝到健康飲食的回歸;穿——從困難時期的縫縫補補,到改革開放初期風靡一時的喇叭褲、「的確良」,再到如今遍地的時尚服裝奢侈品牌;住——從幾代人蝸居一間屋,幾家人公用廚房洗手間,到如今寬敞明亮的商品房摩天樓……
衣食住,柴米油,這些年廣州人的生活記憶中,有辛酸,有甜蜜。
在我小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是「新3年,舊3年,縫縫補補又3年」。過年才能偶爾做一件對襟或斜襟盤扣唐裝,用的是清一色的藍斜、黑斜布。冬天天冷,就找來裝穀物的麻包袋,上面剪一個孔、兩側剪袖口、中間綁一條繩子,套在布衣外保暖。1962年我13歲,隨表姐離家到縣城做保姆,臨行前媽媽用兩條大手帕縫在一起,給我做了條「新褲子」。
上世紀60年代,布票開始發行,每人每年都只有一丈三尺六的布料,一H被子得用三丈,往往做了新被子就沒有新衣服。但布料結實,1979年結婚時候買的井岡山圖案花斜布被子,我們一蓋就蓋了40年。80年代初廢除布票,開始流行「的確良」、「花的」、「花呢」等布料,布店每次進貨都會被搶購一空,從早上7時半到下午5時,我們6個員工要不停地剪布。四五元一米的「的確良」,一天下來竟然做了幾千元的生意。改革開放後經濟條件變好,縫紉機成了新婚家庭「三轉一響」的基本配置,扯布回家自己做新衣是那個時候的風尚。
上世紀80年代「的確良」流行的時候,我還在上學。一件亮麗挺括的「的確良」襯衫是那個年代的「香奈兒」,雖然顏色不過是白色、粉紅、碎花,款式也是在襯衫基礎上領部稍有變化,回想起來還有點老土呢!
1993年,我從裁縫學校畢業,透氣、不易皺的麻質布料取代了「的確良」,扯布回家做衣服的人少了,人們更願意多花錢到裁縫店,參照香港時裝書上的款式量體裁衣。
90年代之前,女性的上衣比較寬鬆,最多在腰部打個褶。90年代後流行八幅剪裁,八片布才能拼成一件衣服,更修腰貼身。褲子流行的款式是窄腳褲、直筒褲。如果選用比較貴的麻質布料,加上人工費,一條褲也要七八十元,雖不便宜,但那時人們比較捨得花錢做新褲新衣。母親把供銷社的布店承包後轉手給了我,裁衣生意相當興隆,以我一天最多能做2到3件的速度,一個月能賺千餘元。
到了90年代後期,商場上能買到的衣服款式和尺寸多了,有印花、有珠片釘繡,買成衣反而更划算,裁縫店漸漸沒落。商場的成衣款式豐富新穎,喇叭褲、健美褲、海魂衫、蝙蝠袖……喜歡什麼,就穿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