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錦囊﹕圓形圖顯示比例
【明報專訊】◆學校課室(見圖)
雯老師﹕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以統計圖將數據圖像化,可以有效表現數據的含義或比較數據,節省解讀數據的時間。香港政府統計處的統計資料亦常以圖表顯示,令市民更容易理解相關報告內容。而通識教育科文憑試歷年考卷都有出現如圓形圖、折線圖和棒形圖等等不同類型的統計圖,因此理解及分析各類統計圖的能力正是每個考生不能缺少的。
◆小通﹕描述圓形圖的統計資料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
雯老師﹕
在統計學上,圓形圖的作用主要是顯示比例,所以數據通常以百分比(%)為單位而非確實數目。同學須特別留意圖中所佔比例最大或最小的兩組數據,以文字描述時亦應由所佔比例最大至最小順序排列,部分無關重要的數據則不用多費筆墨,輕輕帶過即可。如果圖表內容是有關受訪者的取態,則可以將「非常同意」和「同意」的數字簡單歸納為「同意」,反之「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則應歸納為「不同意」。
◆小明﹕如何從圓形圖中看出數據的含義?
雯老師﹕
首先同學應仔細參考圓形圖的標題,理解數據呈現的主體是什麼,對之後的理解有重要作用。建議在作答前將重要字眼以熒光筆標示,提醒自己不可離題,然後將相類同的數據組別歸納分類,注意其比例的轉變。項目間的差異只要寫出大概數字,如29%可寫成「近三成」,72%可寫成「逾七成」。如果將兩項項目互相比較則可簡單地以「A比B多兩倍」或「A比B多五成」表示。正如前文所言,圓形圖的作用主要是表現比例,所以同學必須將不同組別數據所佔的比例作比較,然後再分析引致比例出現差異的原因。
◆小通﹕我還是不太明白如何分析圓形圖,能舉個例子作示範嗎?
雯老師﹕
只用文字論說可能難以理解,讓我以2012年通識科文憑試卷一的試題解釋﹕
(圖)香港人認為立法會哪一政治組織最能代表或保障他們的利益?
同學應將「無」(40%)和「不知道」(12%)兩者的百分比相加,得出過半數(52%)受訪者認為「沒有政治組織最能代表或保障他們的利益」。將認為不同政黨「最能代表或保障他們的利益」的百分比相加則可得出「少於半數受訪者對香港政黨的表現感到滿意」此推論。同學可繼而推論出數據背後的含義,如「市民對政治不關心」、「政黨形象負面」和「政黨欠資源而宣傳不足」等等各種原因。
■摘星秘笈
★要特別留意比例最大與最小的項目
★作答時由比例最大至最小順序描述
★「非常同意」和「同意」可歸納成「同意」;「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就歸納成「不同意」
★要歸納相類同的數據組別,再作推論分析
文﹕黃曉雯老師
圖﹕謝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