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磅重最準確?
Lead:體重管理大概是當今健康教育最重要的課題。減肥人士當然緊盯茖C天的磅數上落,過瘦者一旦突破一百磅大關,同樣歡天喜地─只是可有想過,這一百幾十磅的數字背後,如何反映你的健康指數?
這次,我們找來有最多機會替病人磅重的營養師,剖析體重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如何解讀自己的磅數?
Main:
01 體重由什麼構成?
我們磅重,通常關心總磅數的上落。中文大學營養研究中心營養師黃以昕指,若要準確分析體重與身體健康狀況的關係,還應仔細分析「身體成分」的變化。
「體重」主要由四大成分組成:水、脂肪、蛋白質(即肌肉)及礦物質(即骨骼)。總磅數增加,有機會是健康問題,如脂肪上升或水腫,也可以是肌肉增長。留意男女的身體成分比例先天不同,男士肌肉較多、女性脂肪比例則較高。(詳見附表)
02 什麼是過胖?
脂肪比例上升,是需要注意的問題。女性脂肪比例應介乎20至30%、男性為15至20%。脂肪積聚位置也是關鍵,若全身脂肪平均分佈,尚可接受;脂肪積聚腰腹形成「中央肥胖」、亦即「蘋果」身形,患上心臟病、糖尿病、血壓高等風險較大。所以除體重外,腰圍也是健康指標,男士腰圍建議少於九十厘米、女士少於八十厘米。
至於女士最怕脂肪積聚臀部與大腿的「啤梨」身形,暫無研究發現與患上慢性疾病有關。
03 什麼是消瘦?
別只怕變胖,突然消瘦也是警號。體重過輕會令免疫力減低,新陳代謝也會減慢。如長者脂肪比例下降,走路跌倒時會失去脂肪作為「咕?」的保護。營養師的提醒是:長者每年體重下降一至兩磅屬正常現象,要警覺的是短時間跌磅,如一個月內下跌5%體重,便要留意是否進食出問題,營養不良;活動不足可致肌肉流失,同樣會跌磅。
04 磅重應有幾頻密?
並不建議每天磅重,因為對體重太過敏感,可致情緒問題,況且每天磅重其實變化不會太大。每星期磅重一次,已經足夠反映體重的變化,竅門是固定時間─每周選定一個時間上磅,如逢周一的上午九時,如此便可在大致相近的身體狀況下,量度較準確的體重。
05 早、晚磅重,有分別嗎?
有。通常在早上,人的水分比例較低,晚上則水分比例較多。那麼早上磅重,豈不會「輕」一點?別忘若分析身體成分,脂肪比會因水分減少而拉高,所以是沒有哄騙自己的法子。況且,正確方法是觀察體重的走勢,若選定早上磅重,便抵銷早晚之間的些許差別。
06 哪種磅最適用?
傳統的彈弓磅可量度總重量,但使用愈頻密,彈弓愈快鬆弛,讀數愈不準確,可細閱說明書。電子磅會比彈弓磅為佳。所有磅都有誤差,在家與診所磅重出現不同的數字亦不足為奇。以同一個磅的磅數來比較,觀察體重走勢才是準確。
07 脂肪磅有用嗎?
測脂磅的原理,是以磅上的鐵片釋出微電流通過身體,因脂肪是身體唯一不傳電的物質,透過量度出入身體的電流差別,便可推算脂肪比。腳踏加手握的脂肪磅才能令電流通遍全身,一般手握的測脂儀準確性不高。影響導電性的因素都會令讀數不準確,如塗上潤膚霜會阻礙電流,量度脂肪比會較高;扁平足人士因腳枕較多,減低導電性,同樣度出較高脂肪比。
08 什麼人不宜使用脂肪磅?
體內安裝心臟起搏器、接受骨科手術留有鐵片或釘在體內者都不適宜,前者因擔心微電流影響起搏器運作,而鐵片導電性較高,可令脂肪比讀數減少。孕婦亦不適宜,雖然微電流應不會影響胎兒健康,但因懷孕時身體脂肪與水分定必較高,故沒需要量度脂肪比。
09 最理想的磅重狀態是什麼?
許多人在洗澡後立即量度體重,其時因身體較濕,若用脂肪磅,量度到的脂肪比會略低。而每次磅重時,衣著最好一致,以輕便家居服為佳。
Note:
脂肪磅近年由診所走進家居,增設可拉起的手把,便可讓電流通遍全身,是否更準確尚待印證。
脂肪磅功能眾多,中大營養研究中心營養師黃以昕認為,要分析數字的意義,需要全盤解讀身體成分,一般量度總磅數便已足夠。
撰文:謝慧心
攝影:周耀恩、徐子豪
鳴謝:香港衡器有限公司
------------------------------------------------------------------------------------------------
阿士匹靈
降肥胖乳癌患者復發風險
乳癌是威脅婦女健康的頭號勁敵,醫學界一直致力尋找方法,降低乳癌患者的復發風險。肥胖婦女因體質關係,對乳癌治療效果、病情預後發展都會較差。最近有研究指出,肥胖乳癌患者若定期服用適量阿士匹靈,有助降低乳癌復發風險。
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指出,肥胖婦女一旦患上乳癌,對於激素治療、化療和放射治療的治療成效,都會較一般人差。但她們如有定期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例如阿士匹靈,即有助降低乳癌復發風險近一半。研究人員解釋,脂肪組織愈大,人體分泌雌激素「雌二醇」(Estradiol)會愈多,這種成分可刺激乳癌腫瘤生長,因而令肥胖患者乳癌復發比率較一般人高。
研究人員在統計440名乳癌復發婦女的數據後,發現體重指數(BMI)高於三十,同時有長期服用NSAIDs習慣的乳癌康復者,相較無定期服用藥物者,乳癌復發風險減低52%;平均復發時間也推遲了約二十四個月。此外,定期服用此類藥物,能延長激素治療對患者的療效,減少患者接受化療的機會。估計原因與NSAIDs藥物能有效阻斷「雌二醇」分泌,從而減少癌細胞受刺激而復發生長有關。
至於需否每日定期服用阿士匹靈,負責研究的學者指,暫時仍未清楚NSAIDs阻斷「雌二醇」分泌的具體運作機理,但現時已有許多人定期服用低劑量阿士匹靈,以降低患上心臟疾病和腸癌的風險,認為如經醫生診斷和衡量出血風險後,仍認為適合用藥,這可能是減少肥胖乳癌患者復發的新方向之一。
Note:
90日 - 幼兒腦部飛躍成長:美國一項幼兒腦部成長研究,透過先進的掃描技術,檢測出幼兒腦部在出生首九十日內,會有飛躍性的成長,每日增長約1%。直至出生三個月後,才會放緩至每日增長0.4%。研究亦指,早產嬰出生時腦部平均較足月的嬰兒小4%。
1.5倍 - 生長激素或增中風風險:生長激素有助矮小或生長荷爾蒙水平低的兒童成長,但早前有法國研究發現,曾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兒童,二十年後其腦中風的風險會比常人高約1.5倍。雖研究人員仍未找出兩者的聯繫,但估計與過量激素可增加流血風險有關。
75% - 服用皮質類固醇降早產風險:早產嬰兒不單死亡風險較高,往後成長亦會較足月嬰兒困難。世界壎芠梒(WHO)有研究指出,早產風險高的孕婦如服用皮質類固醇,可降低75%以上的早產風險。但皮質類固醇絕非每個婦女均合用,使用前必須接受診斷檢查。
5小時 - 心臟病患者每周運動量上限:雖然運動有助身心健康,但美國研究指,過量運動會增加心臟病患者的死亡風險,因此建議他們每周運動量上限為五小時,另每周應休息一至兩天。但研究人員提醒,無論是否患心臟病,適量運動對維護心血管健康均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