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藥ZMapp 治病猴有效
(多倫多29日加新社電)最新研究顯示﹐溫尼辟國家微生物實驗室(Nation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研發的抗伊波拉病毒實驗藥物ZMapp﹐可在實驗猴感染伊波拉病毒(圓圖)數天後產生藥效﹐這種用藥情況反映現實﹐的確有病人感染多天後才治理。
在科學界﹐實驗報告指出﹐實驗猴感染病毒後5天﹐才開始用藥﹐其中一些動物病情嚴重﹐藥物仍能發揮效用。這是報告首次展示一種療法﹐可在染病後期用藥﹐救治靈長類動物。這種情況最貼近現實﹐那是疫情爆發中最需要藥物治療的情況。
它也首次揭示﹐ZMapp的研發工作在加拿大公眾衛生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溫尼辟國家微生物實驗室完成。研究報告周五在《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發表﹐報告高級作者科賓格醫生(Dr. Gary Kobinger)在溫尼辟實驗室工作﹐他是特別病原體研究主管。
這種複合藥物是3種單細胞繁殖抗體的合成﹐單細胞繁殖抗體是免疫系統產生的蛋白﹐針對伊波拉病毒的某些部位。ZMapp是兩種早期單細胞繁殖抗體的合成﹐一種由科賓格的團隊研發﹐一種由美國馬里蘭州弗雷德里克(Frederick)的美軍傳染病醫療研究所(U.S. 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研製。
8個月前﹐科賓格得到美國科學家同意﹐即與團隊製造含有一種合成物﹐亦即兩種抗體配方的最佳組合﹐最終成為ZMapp。
科學家多年來一直研製預防或治療伊波拉的疫苗和藥物﹐一些研究顯示出很大希望﹐但迄今多數工作集中在實驗猴注射伊波拉病毒後﹐馬上開始治療。研究人員希望﹐如這種藥物在人類身上有效﹐它可能在染病稍晚期使用。科賓格說﹐可能在某些病人身上﹐它可晚至第9到第11天仍有效。
他說﹐研究工作仍在進行。團隊想查看在第6或第7日給靈長類動物用藥﹐能否拯救這些動物;也想查看是否可減少劑量﹐每劑接種以最小藥量爭取最大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