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嫩化牛肉須標示
新標籤法遏大規模染菌回收
(愛蒙頓20日加新社電)衛生部下月實施牛肉新標籤措施﹐規定食物製造商標示牛肉經過機械嫩化。
標籤條例8月21日生效﹐可保護消費者﹐應對加拿大兩年前最大規模的肉類回收行動。
加拿大衛生部指出﹐機械嫩化牛肉要有標籤標示。包裝牛排也要有烹煮指引﹐說明肉內溫度必須達到攝氏63度﹐翻面最少兩次。
衛生部說﹐單憑外觀﹐消費者很難辨別牛肉肉質有無機械嫩化﹐政府推行新法規確保加工廠標示嫩化肉類。
但加拿大消費者協會(Consumers' Association of Canada)主席克蘭(Bruce Cran)認為﹐烹飪指引太複雜﹐難倒多數消費者﹐他希望完全禁止機械嫩化。克蘭問﹕「普通人享受啤酒與牛排﹐哪些人會度量肉溫﹖這個程序可能令人們很不舒服﹐甚至死亡。」
機械嫩化肉食是一個加工程序﹐處理肉質較硬的肉塊﹐用針或刀刺入表皮﹐或注射醃汁或鬆肉劑到牛肉內。它可將肉嫩化﹐但也可能將肉表面的大腸桿菌注入肉身﹐烹煮時更難殺死細菌﹐特別是牛排不烤熟。
聯邦官員開始探討機械嫩化肉類問題﹐因為阿爾伯達省XL Foods公司2012年大規模回收牛肉﹐事件涉及大腸桿菌。
加工牛肉發現大腸桿菌﹐工廠關閉一個月。在事件中﹐18人病倒﹐他們吃過的肉類與這間工廠有關。
克蘭指出﹐輻射處理所有肉類﹐是確保肉類安全的最佳途徑。
加拿大衛生部10年前接到一份申請﹐有人要求用輻射處理免治牛肉、家禽、蝦蟹﹐發言人指出﹐民眾擔心這個程序。據悉﹐當局正在考慮另一份申請書。
加拿大牛農協會(Canadian Cattlemen's Association)技術服務總監克拉森(Mark Klassen)贊成持食物使用輻射﹐又說機械嫩化牛肉安全﹐只要烹煮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