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鼠疫為鼠疫的一種,為中國《傳染病防治法》明文規定的甲類傳染病之一,人與人之間主要依靠飛沫傳播,人與患有或死於鼠疫的野生動物接觸才有可能得病,通過跳蚤叮咬也可得病。
原發性肺鼠疫是臨牀上最重的病型之一,病死率高,在流行病學方面危害也最大。病人除具備鼠疫的全身症狀外,由於呼吸困難、缺氧,導致口唇、顏面及四肢皮膚發紺、甚至全身發紺,故有「黑死病」之稱。病初期乾咳,繼之咳嗽頻數,咳出稀薄泡沫樣血痰。不及時治療,病人多於發病2至3日後死亡,危重者甚至數小時內死亡。
當繼發肺鼠疫時,出現咳嗽、胸痛、呼吸困難,鮮紅色泡沫樣血痰,痰中含有大量鼠疫菌,可成為引起原發性肺鼠疫的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