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售私隱 反思大數據
把自己註冊成公司 驗證價值

[2014.07.07] 發表
莫羅內
JLM商標

人類生活漸與互聯網密不可分,「大數據」浪潮令全球企業趨之若鶩。不少科網企業透過在互聯網提供「免費」服務,鉅細無遺蒐集民眾數據,令民眾變相成為商品甚至白老鼠。

美國一名藝術家對企業任意取用數據的慣性做法感到憂慮,將自己化身為一間註冊公司,開發軟件蒐集及處理自己產生的數據,並計劃明碼實價出售,親身驗證在數據經濟模式中個人數據何價。

明報記者 羅睿琪、林康琪

民眾在網上活動中主動或被動產生的大量數據,成為facebook、Google、亞馬遜等科網企業的金礦。有科技專家擔心,企業以大數據產生前所未有的龐大商業利益,但「數據生產者」則未獲相應回報,恐演變成「大規模剝削」。早前facebook被揭發秘密控制用戶情緒作研究,被質疑將用戶視為旗下的測試產品,或只屬類似現象的冰山一角。正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修讀藝術碩士學位的美國藝術家莫羅內(Jennifer Lyn Morone)對此情况困擾不已。她在2013年底啟動一項計劃,將自己「企業化」,註冊成為資訊公司Jennifer Lyn Morone Inc.(JLM)兼公司產品,嘗試取回對個人數據的控制權。 

莫羅內透過自行開發的數據軟件DOME,將自己生活中在互聯網內外產生的一切數據蒐集儲存在個人伺服器,加以分類整理後實時在網站公開,預計年底前決定如何公開發售、與人交換或捐贈他人。雖然金融交易紀錄或醫療資料等重要的數據無可避免會被相關機構掌握,但她計劃將之重新包裝後再行應用。

掌數據版權 第三方無權放售

由於莫羅內已註冊成為一間企業,所有與其相關的數據,從文字到照片,甚至網站搜尋紀錄,都受版權及商標法保護。即使數據已被儲存於其他公司數據庫中,如未獲其授權,對方並無權利使用或將之出售。

斥企業視消費者為「數據奴隸」

莫羅內認為,個人產生的數據在大數據經濟系統中具有相應金融價值,應被視為個人資產,惟這些貴重的資源正被企業用以追蹤監察大眾的消費行為,甚至炮製相應廣告鼓動更多消費,她斥此現象為「數據奴隸制度」,而政府出手保障民眾數據之日遙遙無期。

她希望藉此次實驗親自向公眾展示Google等企業甚至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等國家機構如何取用個人的數據,衡量這些活動可產生的利益,說明人們隨便發布的個人數據價值遠比想像高,作為爭取扭轉現狀的手段。

擬建平台促可持續平等交易

實驗仍在起步階段,除了不斷累積數據「商品」外,莫羅內亦在籌募資金與參考大型企業營運方式,策劃推廣行動。她計劃未來建立數據交易平台,讓人可自主選擇如何在商業市場中處理個人數據。她相信「大數據」經濟最終需向平等交易的可持續方向發展,「雖然這未必是最佳解決方案,但可能成為現有制度較公平的代替品」。

更多國際要聞
美嚴防恐襲 無電手機禁登機
【綜合報道】美國機場防恐襲加強安檢,沒電的電子裝置不准帶上機,蘋果和三星手機需要特別檢查。 「運輸安全管理局」在一份聲明中說,部分... 詳情
【綜合報道】烏克蘭政府軍重奪東部城鎮斯拉維揚斯克後,繼續向東推進,周日相繼收復4個城市,又空襲盧甘斯克州,並計劃封鎖盧甘斯克及頓涅茨克,... 詳情
【綜合報道】西方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召開為期3天的會議,將選出一位新總統,並就伊斯蘭武裝分子在敘利亞東部和伊拉克境內的... 詳情
美火車載飛機出軌落河
【綜合報道】一列載有數架波音737機身的火車日前在美國蒙大拿州西部出軌,有3架巨大的機身落入鐵道旁的河裏。工作人員6日展開移除機身的工作... 詳情
【綜合報道】尼日利亞一名地方警官當地時間6日表示,超過60名此前遭恐怖組織「博科聖地」綁架逾80天的女生成功逃脫。 當地一名維護社...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