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訓】加拿大的羅蘭(Loran)獎學金﹐因其挑選過程嚴格﹐競爭非常激烈﹐且獎金數額高達8萬元﹐因此被認為是本國最大型的獎學金。但這項已有25年傳統的獎學金﹐近來遭人質疑無助於促進大學入讀率。為此獎學金的管理方回應稱﹐設立獎學金的初衷就是為了鼓勵有潛質但可能面臨財政困境的學生。
加新社本月13日報道稱﹐高等教育策略協會(Higher Education Strategy Associates)通過調查安省的1萬名學生﹐發現高收入家庭的孩子﹐獲得績優獎學金的機會﹐比低收入家庭學生高10%。
該協會批評稱﹐以資質為準的獎學金﹐依據成績﹑品格﹑提案或成就為標準﹐而不是經濟需要。每年專上學生獲得的80億元資助中﹐有大約15億元是以這些標準發放。
對此﹐羅蘭獎學金的創辦機構﹐加拿大卓越獎學金基金會(Canadian Merit Scholarship Foundation)昨在公布今年30位獲獎者名單的同時﹐對上述批評作出回應稱﹐獎學金的創始人克魯特(Bob Cluett)博士和他的同伴﹐當初創立這項獎學金﹐目的就在於克服以資質為標準的獎學金制度的短板。
克魯特博士發現﹐許多青年學子具備領袖潛質和才能﹐如果能獲得進入大學的機會﹐未來很有可能推動社區的發展﹐但他們中只有少部分人獲得財政資助﹐於是萌生了擴大資助範圍的念頭。
卓越獎學金基金會行政總裁古西亞蒂(Franca Gucciardi)表示﹐每一批羅蘭獎學金的獲得者﹐都通過各種課外活動展現了真誠﹑決心和企業家精神。「這些都是未來的加拿大領導者獲得成功及所需要的特性。」
全國3500人申請 30人獲獎
此次的獲獎學生﹐是從全加拿大的3500名申請人中篩選了73人﹐安排他們到多倫多市進行2天的面試﹐最後選出30人﹐其中有3人是華人。
這3位華人學生分別是多倫多市灣景中學的Jerry Peng﹐維多利公園中學的Terry Zhang﹐以及安省Nepean市貝爾高中的Stephen Xu。
其中Jerry Peng領導一個辯論俱樂部﹐將其規模由20人擴大到120人﹐還參與向耆老教授電腦知識的服務。Terry Zhang是所在學校爵士樂隊的創辦人之一﹐還協助創辦了一家學生公司﹐並且是輔導熱線的義工﹐還在多市公立圖書館內教兒童下棋。
Stephen Xu作為學生教育委員,參加了東部安省地區教育委員會﹐他創辦了一個統計學俱樂部﹐幫助愛滋病實驗室做研究﹐同時還是冰球隊的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