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標準工時委員會昨日舉行第二場諮詢會,出席的香港總商會總裁袁莎妮表明,反對以「任何形式立法規管工時」,又指現時本港32萬名無償加班的僱員,只有約7萬人屬低技術勞工,相信可受最低工資保障,認為工時長的主因是勞動市場人手不足,建議改善現行的「補充勞工計劃」,透過輸入外勞、釋放本地勞動力等解決勞動市場需求。 袁莎妮在會後表示,由於總商會原則上反對標準工時立法,沒有訂定可接受的標時下限或底線,亦不存在若政府放寬輸入外勞,商會就通過標時立法的概念。她指出,工時長短應透過勞資雙方以合約制訂解決,加上不同行業有不同彈性,部分高技術人士「份人工可能包埋長時間工作」,而在失業率持續偏低的市道下,若僱員不滿無償加班可隨時轉工。 勞顧會總商會代表于健安表示,不少基層勞工都會以較長的工時來換取比較多薪酬,擔心標時立法會影響他們生計。至於是否應該透過調整工資保障基層,于反問「加人工可以加到什麼水平」,直言工資成本最終會轉嫁至市民身上。 倡引雙層利得稅制 另外,袁莎妮認為中小企面對人才流失、成本增加,若再立法規管工時是雪上加霜,建議政府需引入雙層利得稅制,包括將標準稅率由16.5%下調至15%,並就應課稅收入的首200萬元,徵收10%稅款,估算受惠企業可省約13億稅款,減輕財政負擔。 不過,勞顧會勞方代表梁籌庭認為,總商會的說法「只是向錢看」,直言即使「只得10個人無償加班,也是不合理」,又指企業成本上漲主要來自租金C升,不應轉而壓榨勞工,須按照通脹調整僱員薪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