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馬尼拉人質事件受害人易小玲3年來接受30次手術,仍無助重投正常生活恢復咀嚼功能。近月她獲台灣整形名醫幫助,表示有信心為她施手術,讓她重過正常生活。小玲再次咬緊牙關,抱着最後一線曙光昨日赴台,下周接受手術,過程預計長達13小時,療程約需兩年。小玲期望今次手術不但能回復口腔咀嚼功能,更可令她重拾信心,除下口罩過正常生活。
易小玲在台灣再次接受游離皮瓣手術,主診醫生為享譽國際的長庚大學醫學院院長魏福全。手術在下周三(18日)進行;周一(16日)她便要入院詳細檢查身體及了解細節。為了提早適應環境和預備心情,小玲昨日帶着簡單行李赴台,早前獲得菲律賓方面約100萬元慰問金,預料足夠支付今次手術及醫療開支。
游離皮瓣手術 「多少麻醉針都無用」
易小玲曾在港接受游離皮瓣手術,把小腿腓骨移植到下顎,今年8月因為發炎等問題全部取出,3年的努力失敗,令她十分沮喪。當獲悉台灣醫生願意為她做手術,有望重過新生,小玲形容是「又驚又喜」,喜的是整形之路終見曙光,但是一想到又要接受游離皮瓣手術,不禁毛骨悚然,「那種感覺完全是痛不欲生,打多少麻醉針都無用」。小玲說到手術的痛楚時仍然非常激動,更曾因此哭嚷家人「畀我死,不想再堅持下去」。
盼恢復咀嚼 脫口罩過活
在親友的鼓勵和宗教信仰支撐下,易小玲捱過多次手術,每當她受痛楚折磨時,會背讀聖經和想念家人,以分散注意力。當中兒子更是她生存下去的動力,她期望兩年後可以除下口罩,參與學校的親子活動。今次手術,小玲需留台灣一個月,將會是母子分開最長時間的一次,非常不捨,「以前在威爾斯醫院留醫時,我會在病房朝着家的方向看,至少知道囝囝在那個方向等我;但今次去台灣,我連看什麼方向也不知道」,小玲眼泛淚光地說。
對母親赴台做手術,5歲大的兒子沒有鬧情緒,只是出發前一天比平日較為撒嬌,常攬着母親吻她的臉頰,更親手做出「媽媽我愛你」的心意卡為小玲打氣,令小玲非常感動,說「手術幾辛苦都好,為了囝囝一定會撐過去」。
明報記者 曾映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