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廣州日報》報道,22日傍晚,老區在佛山海壽島承包的一個魚塘裏突然飄來一陣化學藥水的味道,水面上赫然出現約10平方米的乳白色液體。此後兩天,魚塘裏的魚陸續死亡。到昨日,老區粗略統計損失已近30萬元。
有關部門同時向記者證實,老區的魚塘水體確遭毒樣侵害,目前警方已立案調查。
年近花甲的老區夫婦在九江海壽島村中承包了4個魚塘,疑被投毒的魚塘靠近海壽碼頭。夫婦倆當天發現異常後立即報警,警方隨後趕到現場拍圖取證。究竟是誰投毒?老區夫婦一無所知。
附近村民說,這已經不是海壽村第一次發生毒魚事件,去年就發生過兩次,漁民損失慘重,但都沒有查出結果。
記者了解到,海壽島村民養魚都是先向商家賒魚苗、飼料,等收成後再付帳。老區的魚塘裏有邊魚、黃骨魚等,大部分已可收成,此次損失近30萬元,「此前欠下的債也沒法還了。」
魚塘確受毒樣侵害
事發後,為了盡快將毒水排掉,老區在魚塘加裝水泵排水,污水被排入海壽支湧,最後流入西江。昨日記者來到海壽支湧時,發現湧上的野生魚也開始死亡。為避免毒水流入西江,老區已停止排水,並將污染情況投訴至環保部門,並請求協助處理。昨日,記者從九江宣辦了解到,該鎮農民服務中心抽取水樣化驗後證實,老區魚塘的水體確遭毒樣侵害,目前警方已對此事立案調查,村委會已協助漁民將死魚撈起進行深埋處理。相關部門還將對魚塘毒水進行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