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梁福如(右)和兄弟的船都泊在香港仔避風塘,互相照應。圖為四弟婦(左起)、「有讀初中」的四弟、大哥和大嫂。
放大
 
魚獲吃不完,梁福如就將其製成鹹魚,掛在船上自然風乾。
放大
 

其他新聞
世界公民﹕世界工廠 是好是壞?
相關概念﹕世界工廠
時事漫話﹕港視「死因」 牽強惹公憤
時事漫話﹕相關概念
社評練習題﹕電視發牌疑問 政府必須交代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專題故事﹕老香港人 扎根記
舊香港人×文化承傳

【明報專訊】中港矛盾不見平息,早前內地《人民日報》指內地來港的新移民是「新香港人」,引起爭議。若按來港先後論,「新」「舊」也只是相對,今日的香港人,明日便是舊香港人;若以在香港已有上千年歷史的原居民為標準,你我都是新移民、新香港人……

水上人.捕魚能手無懼時代浪潮

「我爸爸、爺爺的爺爺,再向上數(祖先),生來就是香港人,一直以打魚為生。」現年66歲、祖上皆為水上人的梁福如說。「我們叫自己水面人或水上人。」他坐在船上,說話中氣十足,雙手忙蚞蓂z捲在一起的魚絲。漁民不喜歡被稱為「蜑家人」或「蜑家佬」,「『岸上人』覺得我們在海面搵食,不是腳踏實地」。

時移世易 灶倉燒柴改用石油氣

年輕時梁福如在遠洋船工作,「21、22歲時一星期回家一次,30、40歲時一個月一次,因為漁獲少了(要用更長時間)」。一生以海為伴,豐盛的漁獲夾帶的除了風高浪急,二三十年前他更在南洋遇過持槍的越南軍人。

祖輩皆以船為居,時移世易,船上的灶倉由燒柴改為用罐裝石油氣,「早年香港仔避風塘還有『士多艇仔』,賣日常生活所需、水果」。梁福如說爸爸一代已「上岸」,在鴨c洲海邊搭木屋,因為那時公屋很少。梁福如約在23年前上岸定居,腳踏實地,最初卻很不習慣,「聽慣了海濤拍岸拍船艙,覺得晚上四圍太安靜」。

打魚世家 子女暈船浪

水上人喜歡大家庭,人多等於勞動力大,梁福如便有10兄弟姐妹,「(以前)10個不算多,養一打的都有」。梁福如排行第二,自己有5個子女。「(我們)一般25歲以前結婚,所以我現在連曾孫都有了!」

老一代漁民普遍教育水平較低,梁福如的爸爸雖然曾跟廟祝學過字,但梁和大哥一樣無讀書,「無辦法,每家的大孩子都一樣,要幫助父母搵食,等家中經濟條件好點,弟妹便有機會讀書」。到了梁福如這一代,都希望子女「上學堂」好好讀書。現時他的子女皆沒有繼承父業,他說子女「不願落船」,甚至會暈船浪,但他沒有為此遺憾,最重要是子女興趣。「自己面對風浪多年,雖然這行容易搵食,但實在太辛苦!」

靠海出糧,漁民每餐「無魚不成菜」。梁福如表示,漁民重視農曆新年、中秋、端午節,「過年漁船都會回來」。以前過年,家中的女人會在廚房為團圓飯由早忙到晚,「做餐九大簋,全家人齊齊整整聚在船上,幾十人,就坐在甲板上(吃飯)」。

全家有信仰 天后照敬可也

水上人最信奉天后,但因外公及媽媽是教徒,梁福如10兄弟姐妹有一半成為基督徒,一半是天主教徒,他說,以前教會很關心漁民的生活。雖然自小是天主教徒,但梁福如也保留敬天后的傳統,「我不『拜』,添『康』油也只是添戲金(逢天后誕會有神功戲)」。「水話」的「香」似廣東話「康」音,「腳痛」成「角痛」,記者的相機隨意放甲板上,他問「你唔怕『鹹晒』(潮濕)?」「這些老人家傳下來的水話,也快失傳了!」

現在梁福如只在香港海域捕魚,妻子總會陪在身旁。父親的船是木造的,約13年前他買入現在駕駛的小船,「它是香港第一艘纖維船,造價較便宜,維修也方便」。他現時主要為興趣出海,笑稱自己有「三不出」﹕「禮拜不出、風大不出、有洈惜ㄔX」,日子過得輕鬆。

仍信「呢行仲有得做」

現在較少年輕人入行,但有已上岸的三四十歲水上人不習慣打工生活,「發現還是細個跟父母住船上自由而再次落船」。梁福如說香港水域魚類品種多,連他也未能全部叫得出名;政府吸引漁民交還拖船牌照,今年起禁止在香港海域拖網捕魚,他說未來魚會慢慢多起來,「呢行仲有得做」。

目前漁船的牌照一是載客一是捕魚,年輕一代漁民希望發展「休閒漁業」——政府開放一個既可出海作業,又可載客玩樂的牌照,讓漁民一面維持生計,一面也可傳承漁業文化。

文︰古晨燕、鄭寶欣

圖﹕古晨燕、鄭寶欣、受訪者提供

 
 
今日相關新聞
專題故事﹕老香港人 扎根記
原居民.蔡氏落腳元朗四百年
客家人.以客之名落地生根
專題故事﹕相關概念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