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民間開放電視行動」日前提出18個計劃,收集市民意見,作為遊行的後續行動,包括一人一相表達反媒體壟斷、街頭聯署上書等。本報記者昨於遊行隊伍以問卷訪問401人,當中66.6%表示會參與罷看一日電視,亦有61.3%受訪者要求立法會引用權力及特權法調查事件;另外有84%受訪者認為應收回亞視牌照。學者認為調查結果向亞視敲響警號,並指罷看電視雖無實質影響,但可表達市民不滿,促政府聽取民意。
本報訪問的401名遊行者中,21至29歲佔43%,20歲以下佔19%,30至39歲則有17%。
政府拒解釋免費電視牌審批結果,民間發起後續行動「與政府鬥下去」,67%受訪者表示會參與罷看一日電視;願參與留守政府總部或集會則有23%(見表)。昨不少遊行者表示,開電視大多是為了收看新聞,「節目素質太差,罷看無綫台慶亦無難度」。
23%願留守政總
無綫及亞視牌照將於2015年到期,政府明年將就續牌諮詢,84%受訪者認為不應續牌給亞視。大學生何同學稱,亞視不斷重播,不應再霸佔大氣電波。綜合受訪者對兩台的態度,有64.5%受訪者同時認為應續牌給無綫,並收回亞視電視牌。
學者﹕向亞視敲響警號
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總監卓伯棠認為,若八成半人認為政府不應續牌予亞視,比例如此高,應成為一個警號,警示亞視努力改善節目質素,因不少市民支持發牌予香港電視,若亞視有電視牌卻不用心製作,易引起市民不滿,成為矛盾焦點。卓又稱罷看電視雖無實質影響,但可表達對電視台及政府的姿態,促政府聽取民意。
不過,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表示,電視廣告商通常提前賣廣告,而罷看一日行動較為短暫,對電視台廣告收入影響不大,這雖是市民表達訴求的途徑,但較被動且難以持續,因對很多主婦及退休人士來說,電視是主要的休閒娛樂之一,故他認為市民應積極向政府施壓,如以遊行等方式。
明報記者 田青青 黎婉嫻 周翠怡 易淑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