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AI語言課必修 畢業須及格 副校曹建農:建AI平台推自主學習 邁向「教育4.0」
【明報專訊】人工智能(AI)發展迅速,上月履新的理工大學副校長(教學)曹建農接受本報專訪表示,AI正顛覆高等教育界,傳統教育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需求,未來將專注推動校內改革,包括建立整合各類AI工具的平台,讓學生自主學習,助理大邁向「教育4.0」。他透露下學年(2026/27)起,理大擬要求所有新生修讀使用AI學習語言的必修課,並須在考試中取得及格分數方能畢業。
明報記者 范灝民
曹建農1997年加入理大,已服務約28年。這名擁有計算機碩士及博士學位的AI專家指出,即使過去出現「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教學模式,或在「教育3.0」時代學生可借助互聯網學習,模式皆以教師為主導,包括準備教材等,指示學生「應該學什麼、應該怎麼學」,但他說這類方法已不受學生歡迎,開學不久課室「可能就沒人」。他認為,現已進入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顧問的「教育4.0」時代,學校可借助AI讓學生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學習方案。
以學生為中心 教師為顧問
現時理大本科生須在中、英語文教學中心修讀共3個語文科目,以完成大學核心課程的「語文及溝通課程(LCR)」方能畢業。談到推動數位轉型的改革措施,曹建農表示,當AI出現後,學習語言變得便利,因此校方盼從語言教育茪漶A改革LCR要求。他透露校方安排AI專家及教學中心的語文專家,正籌備所有新生均須修讀的「AI as a Tool for Language Learning」課程,其間教授如何使用AI工具學習語言等知識,加強學生讀寫及面試等能力(見表)。
曹續說,為確保學生符合要求,校方將新增一項名為「AI-powered」的考試,擬設5個等級,學生須取得第3級及格成績方能畢業,但可在大學期間無限次應考,成績單將標示學生取得的最高等級,以鼓勵他們爭取更好成績。他又說,待線上監考技術成熟時,不排除考慮網上考試。他期望當學生掌握課程內容後,可在其他領域應用AI工具並自主學習,然後在課上與教師討論及徵求意見,做到「真正的flipped class」,校方今年內選50名學生試行計劃,審視安排是否有問題需改善。
可在學期間無限次應考
理大回覆本報查詢時補充,該考試將統一使用同一測試軟件,並在語言實驗室由教師監考,其間AI會根據各學生語文能力,提供不同技能的測試,評定學生程度。校方又稱,正就如何滿足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參與考試需求作規劃。
被問現時AI工具不斷推陳出新,學生如何跟隨發展步伐,曹建農稱,理大最近成立「教育創新委員會(EIC)」,利用大學教資會「教學發展及語文培訓補助金」推動4個專案,包括建立一個整合AI工具的平台讓全校師生使用,當使用者輸入指令,系統即可從多個程式找出適合答案,然後直接生成回應,學生「不需要知道(程式)下面用了哪些工具」。他說為確保教師使用AI受規範,防止課程出現偏見,校方亦計劃將目前學生使用生成式AI的指引分拆為學生及教師兩部分,料今年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