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市速遞:國企研新技術 助馬爾代夫貧瘠土壤種菜
【明報專訊】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的科研團隊日前成功克服技術難題,於旅遊勝地馬爾代夫成功種植火白菜,解決了當地中國員工「食菜難、食菜貴」的問題。
中交廣航局稱,其參建的馬爾代夫AYLA酒店疏濬回填及海岸防護項目位於距離首都馬累約100海里的馬爾代夫諾努環礁迪古法魯島海域。因當地農業種植條件極惡劣,全國可耕地面積僅69平方公里,且土壤鹽鹼化嚴重,導致90%的食材依賴進口,進口蔬菜價格尤其驚人,亦難保證長途運送下的保鮮質素。
為解決工人「食菜」難題,中交廣州水運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駐馬爾代夫項目部技術團隊今年展開一項科研任務,嘗試在珊瑚砂上培育高產優質蔬菜。團隊負責人李耀華表示,經數月的技術攻關,在氣候和土壤惡劣條件下採用廚餘垃圾改良珊瑚砂,有效降低土壤pH值,成功將寸草不生的珊瑚砂改造成適宜蔬菜生長的沃土,主要試種的火白菜在改良後的珊瑚砂上茁壯成長,平均生長周期僅需20天即可採摘,單季每畝產量逾700公斤。
更重要是,這項技術突破不單為員工提供價廉物美的蔬菜,還探索出一條適用於熱帶島礁農業發展的新技術路徑。中交廣航局馬爾代夫項目部經理沈友斌稱,這次試驗為破解馬爾代夫的農業資源匱乏困境提供新思路,未來將致力推廣這項種植技術,為類似地區的農業發展提供中國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