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13
    星期六

航拍+BIM+環境檢測 3D實景模型助實時監工

[2025.09.13] 發表
Antopia的「數碼建築工地管理系統」(DCSMS)可讓工地管理者在工地畫出危險區域,結合人工智能(AI)分析畫面,一旦有未獲授權者誤入該範圍,系統可實時警報。(倬詠技術拓展有限公司提供)
倬詠技術拓展行政總裁黃凈陶(左起)、香港寶嘉數碼創新及變革管理主管范伊天(Etienne Fayette)、智建機械技術行政總裁兼創辦人任宇行接受本報訪問介紹在工地採用創新科技。(鄧宗弘攝)
在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工程,運用了智建機械技術有限公司的自動鑽孔及錨固安裝機械人取代人手鑽孔。(智建機械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港鐵東涌西站及古洞站兩個工地正採用倬詠技術拓展有限公司的「數碼建築工地管理系統」(DCSMS) 。倬詠行政總裁黃凈陶說,系統結合航拍畫面、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構建的設計模型,以及不同感測器蒐集的實時數據,並以AI分析,助工地在環保合規、安全、生產力等方面提升管理效率。(鄧宗弘攝)
智建機械技術有限公司主力發展建築機械人技術,行政總裁兼創辦人任宇行表示,用機械人代人手在工地天花或牆身鑽孔,並安裝爆炸螺絲,有助提高工程效率,同時減少高空工程的風險。(鄧宗弘攝)

【明報專訊】建造業界採用創新科技為大勢所趨,在港已有70年歷史的建築公司香港寶嘉,正與香港科學園園區公司合作,在港鐵東涌西站及古洞站工程中應用數碼管理系統,透過結合工地航拍畫面、以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構建的設計模型、在工人及工程車上的隨身記錄裝置,以及環境檢測儀器等,整合數據存放於3D實景模型,以助提升管理效率。寶嘉亦利用園區另一公司的鑽孔機械人代替人手從事高空及隧道牆身鑽孔,紓緩人手短缺及減少由人手負責高風險工程。

兩港鐵工程採用 延誤污染會警示

2016年成立的倬詠技術拓展有限公司,主力發展「數字孿生(Digital Twin)」技術。行政總裁黃凈陶接受本報訪問稱,公司現於兩個由寶嘉有份擔任總承建商的港鐵工程應用Antopia「數碼建築工地管理系統」(DCSMS),分別是「東涌線延線東涌西站及隧道建造工程」及「東鐵線古洞站設計與建造工程」。用家透過系統界面可直接見到工程各個部分的3D場景、不同區域工程進度、工人與工程車位置及數量等。

黃稱,系統分3層次,第一層由每月拍攝的航拍畫面及BIM設計模型建成,以顯示不同工程環節的進度是否如期,如有延誤會警示。第二層由不同物聯網(IoT)感測器提供實時數據,包括空氣、水質及噪音檢測器,以及工人和工程車的隨身記錄裝置,以空氣污染為例,一旦偵察到達某污染水平,實時數據可分級預警,讓負責人及早主動採取紓緩措施例如灑水,而非收投訴才處理。系統亦可將工地分不同區域,實時了解工人位置,如有人誤入危險區域會發警報,亦可記錄工人出勤時間。

AI分析人手部署 提示延誤風險

第三層則涉及採用人工智能(AI)預測分析,黃凈陶舉例,系統可用計算機視覺分析工地人手部署,如注意到工程有延遲可能,會向相關負責人提示以便跟進。

鑽孔機械人 增效率降高空工作風險

另一個寶嘉負責的工程「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則應用智建機械技術有限公司的自動鑽孔及錨固安裝機械人。智建行政總裁兼創辦人任宇行稱,在建築物或隧道內壁,需在天花安裝排風喉等組件,故需在牆身鑽孔及安裝爆炸螺絲,若由人手在高空鑽孔,高度可達7至13米,具一定風險,另亦要花人手在地面監測安全。

任說,T2工程佈置了一台機械人,工人經兩周培訓後,可於3個月內完成1.8萬個鑽孔,相同工作量以往則需6至8人花約半年完成。他說,使用機械人能提升工作效率並保障工人安全,未來在東涌西站及古洞站工地亦會用機械人鑽孔。

香港寶嘉數碼創新及變革管理主管范伊天表示,在工地應用科技有助提高管理效能,例如透過DCSMS可準確掌握哪些工人進出隧道範圍,亦可實時了解隧道內氧氣濃度、水浸警示等,以保安全。他說,系統確保工程各環節資訊透明,亦有助持份者建立要妥善做好要求的意識,正好為總承建商、分判商、業主等之間合作乃至對於公眾,建立良好互信基礎。

明報記者 鄭律銘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正調查兩宗有流行病學關聯的食物中毒個案群組,涉及6人,本周三(10日)曾進食荃灣「韓台站」製作的食物,初步調查...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已踏入夏季流感季節,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再新增一宗兒童感染甲型流感嚴重個案,新學年累計增至6宗嚴重個案。最新確診的12歲男童有... 詳情
棄置建築廢物 檢控率6年不足4% 申訴署指「極低」 促環署提升蒐證效能
【明報專訊】公眾就非法棄置建築廢物的投訴每年逾千宗,申訴專員公署發現,環保署檢控率「極低」,例如2023年有4153宗經環保署核實,其中65... 詳情
【明報專訊】申訴專員公署在有關環保署回收建築廢料計劃的調查報告指出,預約收集建築廢料的「好好斗」服務在去年和前年的取消預約比率較高,而環保署... 詳情
茶果嶺村屆「死線」未清場 村民料留到11月 麒麟隊:當局覓拍紀錄片 不保育無意義
【明報專訊】百年「城中村」茶果嶺村即將重建,地政總署今年6月於村內張貼告示,指第二階段發展範圍內的人9月12日前須遷出。本報記者昨晨到茶果嶺...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