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Mo治療路 父稱憂「資源真空」 女友蘇芷晴:無助憤怒痛心
【明報專訊】2022年7月MIRROR紅館演唱會發生嚴重墜屏事故,舞者李啟言(阿Mo)被巨屏擊中受重傷,過往3年接受不同治療,由最初保命求生,到中期的治療強化身體及防止萎縮,直至去年7月展開突破傳統第三階段治療,阿Mo由動彈不得到現在在儀器輔助下有限度自主活動。自阿Mo受傷後,父親李盛林牧師每星期分享兒子的代禱信和阿Mo的近G,前日(6日)第163封信,提到阿Mo的治療資源疑面臨「真空」,阿Mo女友蘇芷晴(So Ching)轉發代禱信並留言:「無奈無助憤怒痛心」。
娛樂組
Mo父李盛林牧師以「走茪@波三折的醫治之路」為題寫第163封代禱信,重提3年前阿Mo出事後兩個醫生有截然不同的判斷,其中一醫生說:「阿Mo這一生恐怕只能在H上渡過。」另一個說:「未來兩三年,脊柱創傷的醫療技術一定會有重大突破,阿Mo將有機會受惠於這些進展,甚至重新站起來。」他跟兒子因這句「有機會重新站起來」帶來希望與動力,不是絕望的宣判。
李盛林牧師說「會承擔阿MO的醫療費用」這一句承諾,為兒子開啟治療之路,也成為他過去3年堅持前行的力量,「然而如今,這份支持似是未能確實繼續,前方的路該如何前進,我們仍未知曉。雖然現已找到前沿治療的途徑和聯繫,卻仍需要足夠的資源支持,才能真正走下去。若兩者皆失,我們是否只能無奈接受現實?回首過去3年多,我們之所以能安心尋求最先進的脊柱創傷治療方案,全因當初一名相關人士的口頭表達。每當回想起這震撼全港乃至全球的事件,正因為如此規模,史無前例的舞台事故,心底仍不禁湧起一陣悲鳴」。
護理員失聯 父母為阿Mo「放大便」
Mo父表示治療安排多次受挫,「有好幾次我們以為一切已經準備妥當,最終卻仍不得不耗費大量心力、時間,甚至金錢,重新調整行程,再度等待出發的時機。最令人困擾的是,相關的治療用品和器材早已備齊,而其中部分物品若未能在預期時間內使用,便會失去原有的功能與療效……那種失落與無奈,那種原本期待能夠更進一步的康復願景,彷彿在瞬間失去了方向,令人倍感徬徨無措」。李盛林牧師透露近日照顧阿Mo的體驗,凌晨二時外聘的護理員失聯,急需人手處理阿Mo的需要,他與太太未試過協助處理「放大便」,也只能親自動手,在阿Mo的指引下最終順利完成。
Mo父提「相關人士」曾口頭承擔
阿Mo女友蘇芷晴在社交網限時動態轉發代禱信,留言:「無奈無助憤怒痛心,可笑麉Y眼見身邊鴾H當無事。(忍鰲X年我想表達下我長期在香港的心情同感受)好リF。」Mo父代禱信中提及一名相關人士口頭表達會承擔阿Mo的醫療費用,因未透露人名而惹揣測,有網民聯想到8月MakerVille的高層人士變動,行政總裁魯庭暉離職。
今年2月李盛林牧師的代禱信曾提及阿Mo的醫療費用,「經過31個月的治療帶來生命奇蹟的發生,再一次感謝有關公司的負責人在出事的時候公開承諾,並一直支持鼓勵阿Mo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