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部向港15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 京官籲探索科技前沿無人區
【明報專訊】國家科學技術部昨日向15所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分屬5間本港大學,涵蓋生物醫藥、環保及農業等。政府每年向每所實驗室提供上限2000萬元科研經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說,各實驗室都會提交工作計劃和財務報告,創科署會確保用得其所。他提到昨在座談中,很多在港科學家認為要加大跨境創新要素流動,尤其共享科研數據,並引述國家科技部長陰和俊稱,將會討論相關問題,令本港科研能利用兩地資源和信息優勢,更好發揮。
國家科技部將討論加強資源信息跨境流動
經重組及改名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在港有15所,其中5所屬港大。身兼光量子物質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的港大校長張翔認為,本港需保持「上游」基礎科學及「下游」技術轉化和產業化優勢,明年港大科創地標(Tech Landmark)3幢大樓竣工,相信有助國際頂尖、跨學科的科學家團隊來港研究,加上去年成立創新學院,期望「為港培養更多像馬雲、馬化騰、馬斯克的年輕人」,為港未來創造更多價值。
盧煜明:拓灣區臨H資源 科大:南沙校區互補
身兼「轉化腫瘤學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的中大校長盧煜明說,期望未來數年由基本研究、應用研究及落地做到「科技一條龍」發展;他以轉化腫瘤學為例,未來放眼大灣區臨H資源,做以前無法做到的大型臨H研究,令發明與癌症相關技術及早落地。神經系統疾病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科大校長葉玉如稱重視基礎研究、轉化及與產業合作,本港土地及資源有限,將整體考慮大灣區,因應科大在南沙設校,實驗室會在「科大一體,雙校互補」框架下運作。
科技部長籲聚焦國家需求科學難題
國家科技部長陰和俊期望,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聚焦國家需求背後的科學難題,探索科技前沿「無人區」,在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更多突破;另鼓勵本港加強與內地頂尖高校及科企等合作,深化系統開放共享,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孫東被問到如何鼓勵院校做相關科研,他說新增的「量子信息技術與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正是其中一個未來發展前沿,期望各實驗室緊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大力提升科研水準。
特首李家超致辭稱,本港獲授牌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均來自全球百強大學,彰顯本港科研實力;政府正推動河套香港園區發展,期望本港高等院校和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加強與內地和海外科研機構聯繫,共同在園區設實驗室或研發中心。中聯辦主任周霽期望本港「厚植基礎研究土壤」,發揮各類科研平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