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水監測中心檢測能力多一般10倍
【明報專訊】今年是東江水供港60周年,據負責營運管理東深供水工程的廣東粵港供水有限公司介紹,為保障水質,公司成立水環境監測中心,檢測能力較一般自來水公司多逾10倍,並利用無人採樣監測船等技術保障水源地安全。至於供港水價會否下調,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李慧k相信,在條件許可下,國家會考慮不同方案。
無人船採樣保水源安全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上周到訪東莞的金湖泵站,據廣東粵港供水有限公司人員稱,全長68公里的東深供水線設4個泵站,擔當供水「搬運工」,沿太園泵站南下,經蓮湖、旗嶺及金湖泵站,從海拔4米升至46米後,自然流向深圳水庫,最後流至香港木湖抽水站,當中金湖泵站是全條輸水線路的最後一個泵站,內設6台泵組,負責將供水提升至海拔46米。
為保障供港水量水質,省人大及省政府等單位成立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東江執法分局等4個專職管理保護機構,並先後推出《東深供水工程水質保護規定》等逾10項法規和制度,對東江流域各地實行最嚴格環境保護准入機制。
至於水環境監測中心則具備國家實驗室認可資質,檢測能力逾千項,較一般自來水公司多逾10倍,並利用在線監測設備、無人採樣監測船、無人除藻船等技術,形成一套全方位立體化水源地安全保障及預警監測技術;深圳水庫入水口亦建原水生物硝化處理工程,進一步提升水質,使氨氮濃度降低75%,溶解氧增35%以上。
東江水現佔本港食水供應七至八成,據人員介紹,東深供水工程每年供港水量11億立方米,工程設計水量流量為每秒100立方米,每年供水能力24.23億立方米。據現行供水協議,今年基本水價為52.59億元,明年為53.84億元,每年供水量上限8.2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