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俊輝:AI教育不吝嗇 稱大勢所趨 財絀下應推必推
【明報專訊】本港首屆「數字教育周」周一(7日)結束,副教育局長施俊輝接受訪問提到,展望本港未來人工智能(AI)和數字教育發展,他表示,儘管政府財政緊張,但「應該推動鵅A教育局都一定會撥款」,形容AI教育是大勢所趨,當局不會吝嗇投放資源,而政府提供的資源亦不局限於撥款。他重申未來會加強教師培訓,將數字教育推而廣之。
投放不止撥款 加強培訓教師
教育局早前宣布下學年削減中小學營辦津貼一成,被問到削資下,學校推行AI教學會否有困難、當局會如何支援,施俊輝以上月推出的「『智』為學理」撥款先導計劃為例,稱當局向逾220間成功申請的中學,每間撥款10萬元,為科學科教師提供AI培訓和在課上應用AI,他稱這反映當局在「應該推動的」項目也會撥款。他說當局亦正發展AI工具,予學校免費使用,包括優質教育基金「電子學習配套計劃」轄下的22個項目。
至於資源有限下,會否再削其他資助,以留足夠資源推動AI教育,施未正面回應,重申AI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局「唔會吝嗇」投放資源,而資源並不局限於撥款,舉例當局過往積極提供教師培訓,如兩星期前帶校長和教師到大灣區參觀科企、推出數字教育卓越中心提供到校支援等,「呢瓥ㄚY投入」。
本港8間資助大學目前均有就使用AI提供指引,被問當局會否就中小學提供AI教學指引,施說正收集各間學校使用AI的良好示例,稍後將整合成文件供學校參考。他另提到新一份《施政報告》正接受諮詢,歡迎各界就數字教育提意見。
教師稱AI增學習興趣
慈幼英文學校英文科副科主任黎逸堅兩年前起使用AI備課,去年起將AI帶入課室,認為AI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舉例有能力較弱的學生以往難完成課堂任務,如今則可用英語輸入指令生成AI圖片、跟AI對答,從中獲得成就感。他說「AI唔係萬能」,舉例曾讓學生生成AI圖片,結果生成出「3隻手、4隻眼」等不合常理的圖片,學生只顧笑而令學習中斷,認為師生仍要時間熟習AI教學。
數字教育周於上月30日至本周一(7月7日)舉行,其間舉辦「學與教博覽」和「人工智能在語文及不同科目的學與教應用國際高峰會及會後工作坊系列」等多個活動,前者逾兩萬人次參與,屬歷年最多,後者亦有約4500人次參加。施俊輝說活動反應良好,教育城在其間跟學界和多個創科企業和簽訂共18份合作備忘錄。他說正檢討活動成效,考慮未來會否續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