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交流協會」成立 冀引外商回港
【明報專訊】經民聯梁美芬牽頭成立的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昨舉行成立典禮,邀多名法律界、商界、創科界、少數族裔等擔任顧問,有出席少數族裔顧問期望透過民間交流吸引外籍商人回港,促進本地高檔飲食業。
協會顧問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100多人,以「講好中國及一國兩制故事」為目標,當中包括國際法律人士和少數族裔,其中兩人來自歐洲,一人來自澳洲,其餘來自香港或亞洲國家。梁美芬稱,協會將加深香港與國際的友誼,推動世界更和平、快樂。
來自印度的少數族裔顧問Dilip Parmanand在港經營醫療器械和餐廳生意。他稱有港人和外商離港,加上港人北上消費,許多優質食肆倒閉,認為對外民間交流首要目的是吸引外商回港,會透過商界推廣香港金融市場蓬勃等優勢,相信香港有吸引力。
另一少數族裔顧問,來自尼泊爾在港經營保安公司的Prakash Pun則期望,利用其商界身分與特區政府溝通,爭取放寬尼泊爾人來港的限制。翻查資料,政府在2023年10月開放尼泊爾人才來港就業、受訓和就讀大學,截至去年2月底,共批核102宗申請。
崔建春盼助國際「讀懂中國」
特首李家超、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等出席,李家超致辭期望協會促進城市、組織、機構和個人間的國際聯繫,相信縱「有颱風吹襲,橋樑仍然穩固」。崔建春期望協會積極促進中外友好交往、推動國際社會更好讀懂中國,助力香港拓展對外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