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0
    星期日

博勵治觀點受佛利民著作影響

[2025.04.20] 發表

【明報專訊】聯邦保守黨黨魁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年輕時透過閱讀,在經濟學宗師佛利民身上取經。他在競選活動期間捍衛自己作為普通民眾的「常理性」,似有譴責對手為「精英」和「全球主義者」的深層含義。

《多倫多星報》發表一篇專題文章,分析博勵治的家庭和成長經歷如何造就其從政理念。博勵治在競選期間至少3次講到他年輕時經歷。他在卑詩省Okanagan露營時,想租一艘水上摩托艇,但父親對價格卻步,令博勵治只能乘坐腳踏船,當時那些「富家子弟」嘲笑他,並故意用摩托艇掀起的水花潑向他。現年45歲的博勵治在發布的競選視頻中回憶說:「我回到岸邊,淚流滿面地告訴我父親,我想要一艘水上摩托艇。我父親說,『你回到卡加利找份工作,存點錢,我們就借你一輛小型貨車,回來再租一輛水上摩托艇』。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了一個道理:如果你想要什麼,你就必須為此努力。」

博勵治講述這個故事,凸顯了他卑微的出身,也暗示了更深層的含義。他對「精英」和「全球主義者」的譴責,這是他捍衛自己作為普通民眾的「常理性」宣傳,也反襯出對手是「精英分子」、「激進分子」、脫離實際的人,甚至更糟。

博勵治1979年出生在一位「16歲未婚母親」的家中,他和弟弟被收養長大,他最早的一些記憶都是與父母的經濟壓力有關。

後來他大量閱讀政治書籍,對經濟學家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的新自由主義思想著作《資本主義與自由》印象深刻,這幫助他形成了堅持至今的政治觀點:個人自由需要經濟自由的繁榮,而臃腫的政府官僚機構會扼殺和阻礙經濟自由。作為一名政治家,博勵治將自己的政治主張與反精英主義結合起來,聲稱他的減稅和小政府理念是對損害普通民眾的不公正政策的回應,「我的總體理念就是希望人們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並駁斥了聯邦自由黨黨魁卡尼的觀點。

但博勵治的領導能力受到一些保守黨人的質疑和批評。

更多要聞二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