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手記:珠機城際 /文:尚東美
【明報專訊】到內地旅遊消費要用電子支付已非新事,但作為北上港人,筆者對內地乘車購票安排始終難以理解。事緣日前與家人孩子到珠海遊玩,因順道途經珠海機場附近,便特意去體驗2020年才開通的珠機城際,然而「港豬」購票的經歷真覺得有點趕客。
珠海機場站外圍仍是處處工地,與城軌大堂內的偌大光鮮形成對比,周末黃昏車站人影冷清。筆者一家來到自動售票機前,看茷拊鶪ㄙ儔珣馱宏琚A有車站職員主動前來殷勤協助。按照屏幕提示輸入目的地、人數等基本資料,系統要求掃描回鄉證,這個也早有準備,但之後要求輸入內地手機號碼和以短訊回覆一堆編碼數字才能確認購買手續,令沒有內地手機號碼的筆者犯難,幸好香港的電話plan有額外購買專門接收內地手機短訊的服務,才能成功收發短訊完成購買。要知道這是機場的車站,海外遊客前往市區的其中一種交通選擇,如果沒內地手機怎能購票坐車?職員無奈苦笑:「基本上沒有手機(號碼),都很難買票乘車!」
買完成人票後,筆者再為兒子買學童票,但掃描兒子回鄉卡,系統仍多次顯示要買成人票,連職員都要找上級請教,還好最後上級表示「先方便乘客搭車」,讓筆者一家先入閘,出閘後再補購學童票。然後在掃描證件和人臉識別後,剛好趕得及上車。但就算有職員協助,前前後後也費了10分鐘周章。筆者不禁思考,科技是方便人還是製造多一種關卡程序?
其實由機場到珠海市中心車程不到40分鐘,與香港機場到中環香港站差不多,但乘車程序分別可大,加上兩大一小的車票價格已差不多70元人民幣,與call車相若,時間也差不多,還省了購票手續,城軌營運方真需要思考,但當然,職員的態度及列車的舒適度還是值得一讚。
文:尚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