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下周起展至7月 中華文化節6月啟 280演出料吸百萬客
【明報專訊】第二屆中華文化節6至9月舉行,將有逾280場演出。康文署總經理(文化節目)倪淑儀昨稱,今年邀請3000位國際級和國家級的藝術家參與節目製作和演出,預計今年參與人次或可超過100萬,已預留約2000萬元籌辦,署方亦會運用現有恆常資源。她又稱今屆文化節獲不同機構贊助,相信今屆影響力會更強。今屆文化節焦點城市為西安,節目之一的秦漢文物展《天下一統》下周起將展出包括兵馬俑等逾百套珍貴文物。
「中華文化節2025」由文體旅局呈獻、康文署策劃,旨在弘揚中華文化,提升市民國民身分認同及文化自信。每年文化節均選擇一個焦點中國城市介紹其文化,去屆是上海,今屆為西安。
倪淑儀稱,今年文化節聚焦西安,冀透過一系列活動帶領觀眾感受這座十三朝古都古韻悠長的文化氛圍,其中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聯合策劃的《天下一統—陝西秦漢文明展》,將突顯西安作為中華文明核心發源地之一的重要地位。
聚焦西安 秦腔劇雜技《天鵝湖》上演
文物展將於4月16日至7月7日間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展品來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及陝西省考古博物院。除秦始皇兵馬俑,亦展出秦漢都城建築構件、漢景帝地下兵團與牲畜群像及各式器物。其他以西安為主題的演藝節目,則有秦腔名劇表演、雜技芭蕾舞劇《天鵝湖》,以及西安鼓樂展覽。
頭炮東坡詩×現代舞 設茶文化活動譚盾助陣
倪淑儀稱,今年文化節主題是文字,文字對文化發展發揮關鍵作用,亦促進中華文學的誕生和傳播,深刻影響民族的思想和價值觀,形容文字、文學和表演藝術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故今年特意安排現代舞詩劇《詩憶東坡》為開幕節目。
《詩憶東坡》由國際著名編舞家沈偉創作,內容取材自宋代蘇軾的詩詞,並以現代舞蹈融會詩詞、書法、篆刻、戲曲、武術等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倪淑儀希望,透過這個傳統藝術形式和現代觀念結合的演出,展現中華文化藝術的創新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提升觀眾文化自信。
另外,文化節今年特設茶文化系列節目,活動包括著名作曲家譚盾構建的歌劇《茶魂》、《湘西土家族女子打溜子樂團&香港女子打擊樂團音樂會》等節目,後者更有全球首演的《茶溜子》作品演出。
文化節大部分的舞台演出項目、講座系列和中國戲曲節電影戲曲的相關門票,將在4月15日於城市售票網站開售,部分節目在4月15至30日有閃購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