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關稅疊加至54%
分析料中國對美出口大降
彭博社報道,美國對華對等關稅34%,將疊加到早前生效的20%關稅上,使總稅率達到至少54%,中國企業2024年出口到美國的價值5,000億美元的商品中,大部分將受到影響,此舉可能令中國對美出口大降。
最新加徵的關稅將使美國對華總關稅稅率接近特朗普在競選時提出的60%。麥格理集團去年估計,如果關稅稅率達到60%,中國GDP增速可能會被拉低2個百分點。彭博社經濟研究的一項模擬研究顯示,如果關稅達到如此高的水平,中美之間的貿易會縮減至幾乎為零。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Martin Chorzempa說,「這些關稅將給中國帶來巨大壓力」,「中國對之前兩輪關稅的反制相對溫和,但今天的行動可能會使中方態度變得強硬,並導致遠遠超出關稅範圍的嚴重升級」。
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表示,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提高到20世紀初以來的最高水準,如果關稅持續下去,可能會對通脹產生重大影響,因為美國製造業難以提高產能,而供應鏈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另外,關稅模模引發對美國經濟增長風險的擔憂,由於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美國消費者可能會削減支出,而由於對關稅的全面影響和貿易伙伴的潛在報復存在不確定性,企業可能會推遲資本支出。
許長泰認為,短期內風險資產包括美國和亞洲股票可能面臨壓力,對增長疲弱的擔憂目前超過對通脹的擔憂,可能會促使資金流入政府債券等避險資產。
不過,許長泰認為投資者可以探索一些機會,雖然中國內地面臨34%的關稅,但香港和內地市場表現出韌性,部分原因是內地可能推出刺激措施,而新關稅可能會推動更多支持政策,內地人工智能發展也可能繼續推動企業盈利。同樣,歐洲股票可能受益於政府增加國防投資。
另外,一些經濟體面臨較小關稅增加,例如澳洲、英國、巴西和新加坡;關稅通常對商品的影響大於服務,金融、醫療保健和消費服務等行業的公司可能因進口成本上升而面臨較小的利潤壓力。
總體而言,是次美國關稅可能在短期內削弱風險情緒,挑戰全球增長,全球股票和債券的多元化投資組合可以幫助應對波動期。固定收益、股票股息、替代資產或帶有期權覆蓋的策略等收入來源在資產價格因政策引發的波動中仍然至關重要。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