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諷野雞大學移港跳板 議員關注監管教學質素
【明報專訊】立法會正處理修訂《專上學院條例》(下稱條例)規管專上院校。有議員關注有社交媒體戲謔本港出現「野雞大學」,辦學參差,內地人視作來港跳板,關注政府如何確保院校質素。另外,本港5間冠大學名稱的附屬自資部門可由大學自決會否經新例註冊,教育局長蔡若蓮稱有3間已決定把部門收歸本部監管。
3大學擬將附屬自資部門收歸本部管理
條例訂明自資院校註冊、取消註冊機制(見表),考慮院校學生人數、財政等。5間資助大學旗下設附屬自資部門,教育局長蔡若蓮昨在立法會修例法案委員會會議說,3間大學已決定將部門收歸本部管理,或縮細規模不透過新例註冊。她稱是校方自願安排,「大學本業應在學位或以上的研究及學術方面」。
至於規模較大的附屬部門,蔡稱大學傾向安排部門透過新例註冊。相關部門現時毋須參與資助大學「3年期規劃」,相信註冊後可避免課程不經當局直接監管。
浸大稱HKBU SCE考慮註冊
本報查詢大學,其中浸大回覆將積極考慮「持續教育學院(HKBU SCE)」註冊為認可的專上學院。
議員周文港關注附屬理大的「專業進修學院(PolyU SPEED)」的代表,日前聲稱盼升格私立大學,引發爭議。蔡若蓮稱,透過新例安排附屬部門註冊須校董會通過,「不是院校員工或人員自己的想法」,又指理大已澄清。翻查資料,理大日前發聲明指升格私大屬「個人意見」,不代表理大立場和決定。
另外,議員林振昇昨提及內地社交媒體小紅書傳言本港有質素參差的「野雞大學」,便利內地人修讀一年碩士移港,關注教局如何監管取錄較多內地生的課程或院校,「不希望(院校)就像多條財路……不想課程用作移居落來(香港)的模式」。蔡稱,新例重視教學質素,校方會確保收生符合要求,又說院校之間現有「策略性協調」,推新課程及申請評審前避免全部院校開類似課程,並預料新例之下課程質素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