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貨機相隔13秒起飛 空管未遵程序被調職
【明報專訊】香港國際機場今年2月發生「嚴重事故」,兩架貨機先後在中跑道及南跑道起飛,惟起飛時間相隔僅13秒,遠少於要求的最少3分鐘,一度觸發短期衝突警告,示警「有潛在飛行衝突的風險」。民航處昨公布,涉事空管人員未遵循既定程序安排起飛,強調人為因素是事故的主要成因,已將涉事人員暫時調離前線空管職務。
遠少於相隔3分鐘要求
民航意外調查機構昨發表調查初步報告,交代香港機場兩架貨機2月27日起飛後發生飛行間隔不足的嚴重事故。報告稱,涉事MNG航空的空巴A330-343 P2F型貨機及絲綢之路西部航空的波音777-200F型貨機,分別從香港飛土庫曼斯坦及阿塞拜疆,「離場程序的航[存在匯聚特性」,按空中交通管制離場作業程序要求,須維持至少3分鐘間距,惟兩機起飛間隔僅13秒。
報告續稱,南北塔台主管在兩機起飛約半分鐘後察覺異常,指令兩機分別加速爬升至5000呎及限制爬升上限為3000呎,兩機於指令發出約兩分半鐘後,始重新建立標準垂直間隔1000呎。初步資料顯示,兩機最接近時的水平距離約0.4海里,垂直距離約100呎,且「航向匯聚」。
民航處訂額外程序防重演
民航處十分重視事件,將會全力配合調查,並引述內部調查結果稱「主要成因為人為因素所致,屬個別事件」,兩貨機事發後繼續按飛行計劃前往目的地。民航處表示,已將涉事空管人員暫時調離前線空管職務,將會按機制適當處理,並制訂額外程序加強措施,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
民航意外調查機構昨亦發表另一份意外調查初步報告,交代2月11日馬鞍山昂平的滑翔傘意外,一名飛行員因滑翔傘失控墮草坪受傷並陷入昏迷。報告稱,涉事飛行員滑翔約23分鐘後原擬返回原起降場茬陛A過程中察覺到上升氣流並判讀當前高度已超出安全茬偷d圍值,遂在上空盤旋以消減多餘高度。飛行員其後施加更多右側操縱試圖縮小轉彎半徑時,傘翼右側發生失速,致滑翔傘進入右向螺旋狀態,隨即墜降於草坪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