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候公屋津貼6月停 有長者憂無錢交租啎挩籇
【明報專訊】上屆政府為紓緩基層家庭長時間輪候公屋面對生活困難而設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已推行近4年,政府無意再繼續,有受助茤衁曭抯~日後難承受租金壓力;亦有家庭因拒絕首次公屋編配,不再獲派津貼,擬為患過度活躍症兒子削減興趣班數目。有消息稱,今年6月計劃結束時,計劃尚餘約20億元非經常開支將回撥庫房。有學者及立法會議員認為隨茈憎荂u簡約公屋」陸續落成,政府或為更好運用公共資源而不再採用現金方式資助。
現金津貼試行計劃2021年6月展開,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的一般公屋申請住戶可申領津貼,金額為綜援上限一半,原為期3年,其後延長一年至今年6月30日。房屋局上月底回覆本報查詢稱,「基於審慎運用公共財政資源的原則」,暫無意延長有關計劃。財政司長陳茂波上月底也表明暫無意繼續計劃。
妻車禍後未能工作
退休夫領津貼重返職場
受訪住戶皆稱搬屋需花錢,並相信即將獲派公屋,不願申請「簡約公屋」或過渡房屋。67歲何先生兩夫婦居於逾100平方呎葵涌茤苤A月租約5000元。何退休後,擔心積蓄長遠無法應付茤觓痕驉A約3年半前申請公屋,當時靠積蓄及何太工作收入過活,惟何太前年遇上交通意外,造成腦部創傷、盆骨骨裂等問題,至今雖行動自如,但不時頭暈、頭痛,暫未能工作。同時,何先生的積蓄所剩無幾,因此他去年中申請現金津貼,每月獲2250元,及後重投社會工作,任職保安員,月入約1.3萬至1.5萬元。
何先生稱,當妻子得悉現金津貼將停止發放,曾問「無錢交租,會否啎挩籇部v,他希望計劃可延長,減輕租金負擔。何又透露,近日獲首次編配屯門區公屋,惟出入該屋h時需上落樓梯,妻子盤骨曾受傷不便出入,他正向有關部門解釋拒絕首次公屋編配原因,目前仍領取津貼。
拒編配 津貼停
過動症兒子停興趣班
蕭女士的丈夫月入約2萬元,一家三口輪候公屋約9年,現居約150平方呎長沙灣茤苤A月租約5000元。她說,今年首次獲編配黃大仙區公屋單位,但就讀初中兒子患過度活躍症,對陌生環境不安,故她拒絕有關編配安排,亦無申請覆核,本月起被停止發放每月2700元的現金津貼。
蕭女士稱,每月需花費約4500至6000元帶兒子到私家診所覆診,她為照顧兒子及符合公屋入息限額而未能工作,因此被停止發放現金津貼後,正考慮節省日常開支,例如減少兒子參加興趣班,惟擔心兒子減少活動後,難訓練集中力及釋放能量。
房屋局表示,當申領住戶拒絕首次公屋編配,現金津貼會停止發放;當拒絕公屋編配理由經房屋署覆核後被定為「可被接納」,現金津貼辦事處會恢復發放津貼,並補發暫停期間合資格領取的津貼。局方表示辦事處已完成處理至今收到所有有關覆核個案。
明報記者 蔡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