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八閩鳥化石公布 鳥類起源推前兩千萬年
【明報專訊】中國科學家公布目前全球最早鳥類「政和八閩鳥」化石,將鳥類起源時間提早了兩千萬年,推進到中侏羅世晚期(距今1.72億年–1.64 億年),首次確認現代鳥類的體型在侏羅紀就已出現。研究論文周四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
具現代鳥體型結構 較始祖鳥爭議少
「八閩」是福建的古稱。研究人員認為,政和八閩鳥是目前最確切的,也是唯一的侏羅紀鳥類。《自然》發表了英國愛丁堡大學古生物學家Stephen L.Brusatte的評論稱,「政和八閩鳥是劃時代的發現,是自從1861年始祖鳥化石發現以來最重要的鳥類化石。」
新華社報道,此前人們認為最古老的鳥類化石是數個源自侏羅紀的始祖鳥化石。但部分研究認為始祖鳥屬於恐爪龍類,因為仍然具有和恐龍一樣的長尾骨。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王敏表示,鳥類和爬行動物最顯著區別就是鳥類尾巴很短,不但尾椎數目減少,而且最後幾枚尾椎愈合成一個名為尾綜骨(pygostyle)的結構。「政和八閩鳥」具有尾綜骨結構,這是構成現代鳥類體型的基石。
相關團隊自2021年起在福建考察,此前曾首次發現恐龍骨骼化石,並命名「政和動物群」,2023年11月在政和動物群發現了這件化石,經過長達一年的室內修復和研究分析,確定該化石屬於鳥類,並將其命名為「政和八閩鳥」(Baminornis zhengh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