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09
    星期日

中大AI App 可測曾否患抑鬱

[2024.06.09] 發表
中大精神科學系主任榮潤國(左)、博士後研究員陳捷(中)及助理教授李汶浩(右)介紹「多模態數據分析」抑鬱症的研究成果,以及手機程式設計。(中大醫學院提供)
中大醫學院採用「多模態數據—人工智能分析」技術,研發可用於有效評估抑鬱症的手機應用程式。精神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陳捷展示手機程式使用方法。(中大醫學院提供)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醫學院採用「多模態數據—人工智能分析」技術,研發可用於有效評估抑鬱症的手機應用程式。程式綜合面部表情、聲音、自評及腕動計收集到的作息習慣等指標,判斷患者是否曾患抑鬱症,其統計學上F1分數達0.81(1為最精確),有關結果已於國際期刊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發表。

2015年香港精神健康調查指出,僅26%常見精神障礙(包括抑鬱症及焦慮症)患者會尋求精神健康服務,美國亦有研究發現患者情緒病發病到求醫平均歷時6至8年,大部分患者因缺乏意識、害怕被歧視或尋求服務時遇到困難未能及時尋求醫療協助。中大精神科學系主任榮潤國表示,有關程式將提升患者對抑鬱症的認知,早診斷、早治療,並減輕醫療體系負擔。

綜合表情說話判斷 盼助早診斷

為驗證「多模態數據分析」對抑鬱症診斷的成效,中大精神學系利用程式做對照研究,共有101名抑鬱症患者和82名無精神障礙人士參與。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多眉頭緊皺,前額與眉頭皺縮成Ω狀(Omega Sign),較少嘴角向上,說話時傾向使用第一人稱,較常使用消極詞彙,且語速變慢、停頓時間有較大變化。患者也會減少活動時間,作息時間亦呈延遲。抑鬱症患者及康復者自評的快樂指數則均較非患者低。

增回饋功能後向公眾開放 料需最少一年

有參與研究的患者認為,程式有助於未接受過精神輔導的人,但目前需每日4次、連續7天測評,負擔較大。該患者希望程序可用AI即時給予用家意見和互動,而非重複相同問題,才能吸引用家更多使用。針對患者意見,中大精神科學系助理教授李汶浩稱,將進一步研究減少所需測評次數,並研發即時回饋功能。

應用程式目前僅開放予參與研究者。榮潤國稱程式將在即時回饋功能完成後向公眾開放,預計需最少一年時間。團隊後續已研究程序在預測患者對抗抑鬱藥的治療反應方面的應用,正招募志願者。

更多港聞
已辦10年 亞洲玩具展暫別香江
【明報專訊】港府積極將香港打造成展覽及盛事之都,推動盛事經濟,不過在港已舉辦10年、入場人次達10萬的「TOYSOUL亞洲玩具展」,於fac... 詳情
港鐵電動巴士首航 逾百人迎頭班車
【明報專訊】港鐵電動巴士Z01昨正式投入服務,行走K54線來往和田h、港鐵兆康站及屯門市中心。巴士中午12時於兆康站首航,現場逾百名巴士迷排...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前日頒布更新版《公務員守則》,列出公務員須恪守的12項基本信念和操守準則,其中保留「政治中立」,同時加入「維護憲制秩序及國家...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計劃發出最多5個的士車隊牌照,最終收到15份申請,結果下月公布。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昨在有線新聞《有理有得傾》重申,若車隊做... 詳情
鄭雁雄論國安案 指結果重於過程公正 重實效威懾 初選案45人定罪「傳正確法治觀念」
【明報專訊】律政司昨在灣仔會展舉行「國安法律論壇」,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表示,《港區國安法》與《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駐港國安公署及特區國安委已形...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