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02
    星期四

學者:清場加劇分裂 示威已失焦

[2024.05.02] 發表

美國不少大學隨着支持巴勒斯坦人的示威事態持續、升級,加上畢業典禮臨近及政治壓力,逐漸衍生像哥倫比亞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強硬清場行動,只有少數崇尚自由的大學通過妥協化解僵局。曾著書剖析以巴衝突歷史的UCLA中東歷史專家格爾文(James L. Gelvin)昨接受本報電郵訪問,指出警方介入清場只會加劇分裂,而整場示威已「本末倒置」——示威本身成了焦點,而原本的訴求則已失焦。

哥倫比亞大學4月18日已召警入校園拘捕108名示威者,又以停課、開除威脅示威學生。像它採取強硬手段的,還有猶他州、得州等地約30間大學,致全美有逾1000人被捕,包括普林斯頓大學,以及2021年曾獲Niche排名為全美自由派大學第二位的麻省東北大學。

籲學生走出校園推動改變

格爾文昨向本報表示,警察介入示威只會加劇緊張局面,令校園與校外世界墮入更兩極化的「陷阱」。他認為,這次是在親以色列的美國民間游說團體「以色列美國委員會」蓄意向挺巴人示威者挑起暴力之下,迫使警察介入清場。

格爾文坦言對UCLA以至全美校園的示威感到矛盾。他一方面認為示威者有權就「反對以色列侵略」及「要求大學校方撤走以色列企業資金」作出抗議,他也支持這目標,可是如今焦點是變成示威與反示威,以至大學管理層與執法部門,多於整場示威開頭關注的加沙和巴人苦難。 另一方面,他表示曾勸籲學生和學生團體聚焦於校園以外,即「政治真正發生的地方」。他說,那些反對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動、支持巴勒斯坦人權利的人,應該呼籲各地民主黨分部、商會、居民組織改變想法,向各層級官員施壓。

此外,格爾文指出校園示威向來是政黨挑撥離間以爭取利益的「楔子議題」(wedge issue)。目前共和黨佔上風的國會,正令「校園反猶太」成為主要議題,並將民主黨人描繪成對反猶太主義軟弱、無政府狀態和「犯罪」支持者。他指現判斷事件會否影響11月大選仍言之過早,但前車可鑑,民主黨有理由要緊張。明報記者 周宏量

更多國際要聞
澳韓探討韓作AUKUS「第二支柱」伙伴
澳洲與韓國的防長及外長周三(1日)在墨爾本舉行2+2會談,會後韓國防長申源湜(圖右)在記者會上表示,雙方討論了有關韓國加入成為澳英美安全伙伴... 詳情
澳洲今年針對女性暴力事件增加觸發日前多市爆發示威,要求政府加強立法阻嚇後,總理阿爾巴尼斯昨天(1日)宣布,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是「國家危機」及... 詳情
李顯龍任內最後演說 授治國3重點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本月15日將交棒予副總理兼財長黃循財,他昨(1日)在五一勞動節集會上發表任內最後一場重要演說(圖),回顧執政40年來新加坡發... 詳情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周四(1日)在五一勞動節活動上宣布,各級公務員從今年12月起加薪超過13%,為歷來最大加幅,並呼籲私人企業跟隨。 安華...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