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懶人包:賭博手遊無年齡驗證
【明報專訊】消費者委員會2024年1月16日公布,6款表明以成年人為對象的模擬賭博遊戲均無驗證玩家年齡,質疑遊戲商未採足夠措施預防未成年者參與,亦有遊戲要玩家累計「課金」逾248萬元才能升至最高級別會籍。消委會建議政府對具賭博性質的遊戲引入監管機制。
消委會2023年10至12月在兩個應用程式商店的「最高收益」排行榜選取6款模擬賭博遊戲實測,各遊戲提供老虎機、撲克和麻將等,表明服務對象為成年人,但消委會發現全部遊戲可讓玩家直接進入,未有驗證年齡;個別遊戲於商店顯示的服務對象和條款有差異,例如在商店表明以成年人為對象,條款卻列出「滿16歲人士可使用」,亦有兩款遊戲未在介面提及年齡限制等資訊。
有投訴遊戲不公 消委稱難維權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林凱章稱,大部分遊戲以4種常用手法吸引玩家持續參與和「課金」,包括定時登入及遊玩獎勵、各類優惠及付費服務、排行榜和付費抽獎等,並透過反覆推送信息等誘使玩家付款以獲更多金幣道具和維持會籍,其中《開心鬥一番》的玩家若要升至最高級會籍,需累計「課金」逾248萬元。
消委會2021至2023年共接獲8宗涉及模擬賭博遊戲的投訴,有個案稱不斷「課金」但「日日增值日日無贏過」,又不滿遊戲平台無公開中獎機率。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稱,在遊戲無列明中獎機率下替投訴人「爭取」有難度,提醒消費者不應沉迷及上癮。
議員倡研防沉迷法規
消委會認為法例未能有效針對網上博彩行為及賭博相似業務,亦未明文禁止未成年人參與,相關責任僅落在簽發賭博牌照的附帶條件上,建議政府檢討現行法例和參考海外訂立專屬法例。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認為,政府應一併研究防止沉迷網絡遊戲的法規,包括驗證玩家年齡、規管未成年者遊玩時間和遊戲付費服務,以及不允許賭博、色情及暴力遊戲等。他亦建議設「手機遊戲營商守則」,要求應用程式平台、開發商及代理商改善營商手法。
大狀:屬博彩否存爭議
大律師公會副主席陳政龍在消委會報告稱,模擬賭博遊戲是否構成《賭博條例》的「博彩」或有爭議,因應用程式內的貨幣可能只是帳戶餘額的「數碼表示」,貨幣轉移或只涉該數碼表示的加減,未必涉及實質轉移,未必構成條例下的「財產」。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稱,「模擬賭博遊戲」是否構成賭博活動,取決於實際運作方式,並根據每宗個案的情况個別考慮;如發現任何模擬賭博遊戲明顯屬《賭博條例》的非法賭博活動,警方將執法。
■Quicktake
? 消委會發現有模擬賭博遊戲沒驗證玩家年齡、有遊戲「課金」金額可高達248萬元
? 消委會建議政府規管具賭博性質的遊戲
■思考題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指出兩項沉迷模擬賭博遊戲的壞處。
(參考答題方向:影響視力、手部等因長期維持玩遊戲姿勢而受傷∕或造成大量金錢損失∕影響社交生活)
■休刊小啟:《公民學堂》農曆新年假期休刊,2月29日復刊。祝新年進步!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