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19
    星期二

有種讀書法:寫作不服輸 負面到正面

[2023.12.19] 發表
寫作訓練增加了練習量,梁庭科學習到更多實用思維,例如分析文章的立意及情節的合理性。
梁庭科入讀中大理學院,心儀食品及營養科學,「初中曾經為了減肥了解各種食物的營養,對其在身體產生的作用感到有趣,例如全穀物含鋅,對於傷口癒合和維持免疫系統是很重要的」。

【明報專訊】身為中文辯論隊員,為何選答第一題?梁庭科說動機十分單純:「就是男孩子熱血不服輸,這麼多人作記描抒文章,寫同樣的感受,為何別人拿高分,自己卻做不到呢?」一直喜歡抒發感受的他,中四、五總是寫負面情緒,例如壓力大、很迷惘,立意則是努力徒勞無功、追尋夢想無用等,可是得分總是很低。中五後期才意識到該卷要求傳遞正面的立意,他痛定思痛,改變心態,終於摘星。

比較佳作示例 了解評分準則

梁庭科中四已為文憑試緊張,中五開始了解各卷的要求和做法,不過以鞏固基礎為主。他笑說以往寫文章情節陳套、欠缺邏輯,每當派發試卷及練習,都會審視錯處或不足,例如作答思維和詞語運用,特別留意老師的評語,例如說某段落轉折突兀,由悲傷到樂觀的情感鋪墊不足,他便會立即詢問如何改進;也會與同學「賽後檢討」,交換作文觀摩,學習對方描寫得好的段落及金句。

重作離題段落 提升扣題意識

不過,後來梁庭科發現即使文句多麼華麗,不扣題就會落入第2級。「有一次作文題目為《這一晚,我瞬間蛻變了》,我寫主角是一個冷漠的人,停電期間見到鄰里守望相助,從而體會香港人的情懷,卻忽略描寫個人的蛻變,最終無法扣題而不及格。」他開始明白扣題的重要,並參考老師提供的情節概念,重作沒有扣題的段落──停電下看到有人跌倒受傷依然守望相助,自己不禁動搖,改變「不幫人」的價值觀。根據老師的評語不斷重作和改進,他的扣題意識逐漸進步。

努力改進雖見成果,他卻擔心改卷尺度有落差,「可能學校作文有5**,但是按公開試評分準則,我可能只得4」。為了解評分準則,他在公開試前「跟風」補習兩三個月,接觸到不同範疇的文章,例如親情、校園、社會、道德等,也比較不同佳作示例,開始理解取得5級以上的文章,需要更多情節鋪墊,以及描寫深刻的體會。他學習到更多實用思維,例如分析文章的立意及情節的合理性、如何適當將立意及感受轉化,確保「文章脈絡完美」,文句表達、扣題意識亦更上一層。

臨考階段練寫大綱

不過,理解歸理解,還須實踐應用。他在100天寫作訓練期間,每期第三堂會即場操兩份作文卷,一星期收到批改後,他會即時查問。備試期間,他每天在自修室逗留8小時,溫習3至4科,也會計時操卷。就算最後階段因時間所限,無法寫全篇文章,他也會主動寫大綱,收到批改後再參考評語及數個額外的情節,集得更多新穎的情節取材。

讀卷一考材 儲立意體悟

至於另一寫作立意的體悟來源,是學校及公開試的閱讀卷。老師在高中階段以歷屆卷一白話文篇章作教材,梁庭科讀了超過30篇,例如2020年文憑試閱讀卷白話文〈夢中的父親〉記述已逝的父親經常入夢,抒發對父親的思念,梁庭科記下描寫父子相處的段落、想念父親的情感等,以應用於親情的作文題目上。又如2022年文憑試〈一個人和三個人稱〉,周國平藉着「你、我、他」的人稱視角,解釋如何了解自己,避免固執己見及隨波逐流,昇華至尋找自我價值的重要。◆

昇華記敘文三要素

「寫作最難是審題,作文不自由,題目限定了結構、扣題,必須逐字逐字細看。」2023年應考卷二,他選了題一「一次令我百感交集的聚餐」,代入已為人父的上班族,書寫「時間不留人」的題材(見另文)。以下是他昇華記敘文的三個要素:

(1)文章有三個情節,比較飽滿,情節之間要扣連和轉折,例如中秋節的聚餐、父親的老火湯表現他的衰老、女兒親手做的湯圓表達她的獨立,皆是感嘆時間的流逝。

(2)緊扣題目字眼「百感交集」,利用不同表達手法寫情緒的高低起伏,例如傷心時會有千把刀插進心坎、氾濫的眼淚留在眼眶裏打轉等。

(3)尾段昇華文章的道理,例如立意表達「時間不留人」,昇華至不該追求世間的物慾,反而追求可貴的親情。

他提醒,名家的手筆也可令作文加分,例如龍應台《野火集》「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讓閱卷員明白幸福的定義,不止單純的快樂,而是另一種反思。

.記描抒文章組織框架:(圖)

推論提升答題能力

身為中文學會主席的梁庭科說:「每年撰寫學會報告,也要說明活動培養學生哪方面的能力及個人意義,與卷三考核的思維十分相近。」為活動尋找研究資料時,也可習得中國文化思想,例如瓦磚設計,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注重團結、喜歡冠冕堂皇和重視藝術文化等,這些例子和概念應用到卷三藝術活動的見解論證時,就會突圍而出。

辯論思維對卷三也有幫助。打辯論構思論點時,必須以多角度思考,每個角度下還要再論證其利弊。就如做見解論證時,要逐點推理成效或好處,他習慣先寫下推論步驟再下筆,3年下來,思考和寫字速度都提升不少,乙部考試時間1小時15分鐘,他由中四寫2000字升至中六最多3600字,內容變得更豐富。

推論過程亦有助卷一答題,以4分長題目為例,2022年文憑試有一道題考問:「作者說職業是人生寄託,有些人卻視之為事業。試以醫生為例說明兩者的不同。」他曾遇過關於醫療的辯題,助他拆解職業及事業本質上的不同,並構思答題框架逐一解說,例如先寫職業的定義,然後比較醫生作為職業和事業之別。

文‧譚梓瑤

圖‧劉焌陶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星笈中文 第115期]

更多教育
文言遷移:古早文言世界的貼地人生(下)——牀亦睡亦坐
【明報專訊】如果想坐卧得舒適一點,則不僅用蓆,還用木板,便是古代的牀;後來,牀發展得愈來愈美觀,還加上牀腳,但牀身仍不高,始終是低矮的家具。... 詳情
實用寫作:撰私函學情理兼備
【明報專訊】大學選科對高中學生舉足輕重,如何根據能力、興趣、家人的期望等,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科,是所有文憑試考生遇到的課題。今期換個角度,嘗...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