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數據顯示漲勢趨放緩 消費者多未感食品價格下降
【明報專訊】雖然聯邦政府承諾要求大型食品零售商穩定食品價格,加拿大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當前食品價格上漲趨勢正在放緩,但是消費者普遍反映未感受到價格下降,更有消費者擔憂隨着冬季到來,食品價格大幅上漲。聯邦政府稱感恩節後,食物價格轉呈穩定的承諾看來未有兌現。
在士嘉堡城鎮中心商場一帶的3間連鎖超市,沃爾瑪超市的食品銷售區,消費者昨(14日)摩肩接踵,一名正在選購蔬菜的華裔女士說:「我沒有感受到價格下降,恰恰相反,疫情以後我發現食品價格全面上漲,比如這種袋裝的生菜,我記得疫情前價格是3.99元,搞促銷時2.99元,現在價格要5.99元,甚至7.99元,真是吃不起。」
與沃爾瑪超市不遠的Real Canadian Superstore,消費者相對不多,一對正在選購奶酪的西人夫婦說:「現在的食品價格比較疫情前漲幅明顯,雖然政府在抑制食品價格,但是感覺沒有效果,比如這款我經常購買的奶酪,疫情前價格在2.99元到3.99元,現今常規價是4.99元。我希望不要再漲價了。」
另一間西人連鎖超市Freshco,部分食品的折扣力度較大,吸引更多消費者,一名華裔長者說:「本周它的西紅柿(蕃茄)每磅98仙,同樣的品種沃爾瑪賣1.29元,其他超市都在1.99元以上。我沒聽說政府要求食品零售商降價事情,更沒感受到價格下降,像西紅柿的價格,疫情前常規價在1元上下,現在都在2元上下。疫情後什麼東西都漲價了,我擔心隨着冬季到來,食品價格再大幅上漲。」
Dalhousie大學農業食品分析實驗室最近一份民調發現,5000名接受調查的加拿大人中,15.5%表示由於食品價格昂貴,過去一年開始自己種植食物,45.5%受訪者表示他們在購買食品時優先考慮價格,而不是營養。
對於食品價格上漲,沒有一個人或事件能負全責,普遍認為以下因素導致的:氣候改變和極端惡劣天氣導致農作物減產、疫情帶來的全球供應鏈中斷、俄烏戰爭阻礙了烏克蘭的穀物生產和出口、燃氣和電力價格上漲、加元兌美元的貶值以及大型零售商壟斷價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