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問快答:圈養動物
【明報專訊】動物園和主題公園圈養動物的行為惹起爭議。你知道什麼是圈養動物嗎?
Q:什麼是圈養動物?
A:圈養即是將動物圍在固定的場所飼養,有別於一般野生動物及於自然環境放牧的動物。圈養除了見於畜牧業,亦常見於動物園和主題公園等。
Q:動物具經濟價值嗎?
A:動物對人類而言具經濟價值。如寵物店售賣的寵物,品種、毛髮顏色及歲數等均影響售價;農夫亦會刻意按市場需求,分配更多資源如飼料在某一種動物上;動物園、主題公園及馬戲團會圈養及訓練某些動物,吸引遊客參觀及消費;各地的動物比賽如賽馬、賽狗,甚或鬥牛,都是透過動物賺錢獲益。然而,動物應否被定價及賦予經濟價值具道德爭議。
Q:圈養會對動物產生什麼影響?
A:圈養違反動物習性,易產生心理或生理問題。即使圈養環境妥善,仍有別於天然環境,部分動物可能出現「刻板行為」,即重複地做一些沒明顯功能的動作,如連續數小時重複地繞圈、不斷搖頭晃腦等。部分圈養動物的壽命較同類野生動物短,如圈養的虎鯨(殺人鯨)大多活不過30歲,野生的一般可活30至50年。
Q:圈養動物有何爭議?
A:動物園將野生或外來動物困於圍欄及籠中供公眾觀賞,但部分動物園環境差劣,影響動物福祉。另一方面,有意見認為現代的動物園除了具消閒娛樂用途,亦具保育動物及公眾教育等功能。
■知識增益
香港圈養動物概况
據香港海洋公園年報,2021/22年度公園共有6453隻動物,60隻為海洋哺乳類,74隻為陸上哺乳類,魚類最多,有5765條。另外,康文署的公園亦飼養動物及雀鳥供觀賞,如九龍公園的鳥湖飼養約4個品種共130多隻雀鳥,包括大紅鸛及小紅鸛。香港動植物公園設置約40個籠舍,共飼養約180隻雀鳥、80隻哺乳類動物和25隻爬行類動物。
海洋公園由創園開始已設「海洋劇場」,每日有海豚海獅表演,但近年屢掀動物保育團體反對及抗議。2020年初公園公布全新定位策略發展計劃,宣布取消「海洋劇場」。現改為讓遊客近距離與海豚海獅見面,認識牠們的日常及保育知識的「海豚探秘」活動。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0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