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候等到死始有手術期 加人被迫自費國外求醫
美國診所料今年接待飈40%
【明報專訊】漫長輪候時間迫使很多身患重病的加拿大人﹐為盡快接受治療而選擇自掏腰包遠赴海外做手術。有境外診所指出,每月接待至少10名來做手術的加拿大人,預期加拿大患者的人數在今年將飈升40%。
卑詩省居民Allison Ducluzeau去年12月被診斷患有罕見的晚期胃癌,經長達數周的諮詢和檢測後,醫生表示,她因病得太重,不符合接受手術的資格。她的存活時間可能只剩下2個月至2年之間。
Ducluzeau遂先是搜索在加拿大境內接受治療的選項。她被轉介到溫哥華一名癌症專科醫生。但她需要等2個月來得到首次諮詢,然而﹐她的壽命可能只有2個月。
她於是開始尋找在加拿大境外接受治療,最終選擇到美國巴爾的摩一間診所。就在她將檢測結果發送給診所的一周後,她已與一名專科醫生見面,兩周後更能做胃癌手術。
Ducluzeau說﹐如她留在加拿大做手術,等2個月接受首次諮詢外,還要等待6至8周才能做手術。基於醫生給她的時間表,她可能等不到做手術已離世了。
在加拿大,醫療事務是由各省和地區負責管理和提供服務的,這意味着手術和治療的平均輪候時間不盡相同。根據加拿大健康資訊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CIHI)的統計數據,以髖關節置換手術為例,全加拿大的基準是26周或182天,但基於各省和地區自己的輪候時間,絕大多數患者將等待更長時間。
其中,阿省是輪候時間最長的省份之一,90%的患者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平均輪候時間是80周或560天。鑑於輪候時間過於漫長,阿省愛蒙頓的居民Trevor Bukieda開始尋找在境外接受手術的選項,他找到了一間位於立陶宛考納斯的診所,最快可在今年7月為他做手術,距離他最近一次拍X光片只有3個月。
為Bukieda做手術的外科醫生Sarunas Tarasevicius說,其診所每月最少接待10名來做手術的加人。他預期,光顧他的診所的加拿大患者的人數在今年將增長40%。Bukieda為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在海外逗留了10天,並支付12,862元的手術費。
聯邦衛生部指出,為了縮短輪候時間,聯邦政府正與各省和地區合作,改善醫療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