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煮文化:蒸釀崑崙瓜
【明報專訊】茄子常吃,近年尤愛烤茄子。燒烤不離各式肉類,新鮮醃製,帶殼連皮,雞牛魚蝦,多吃反膩,夾雜點蔬菜同吃,不好嗎?當然好。炙b烤瓜,自帶香甜,茄子整條,爐上火燒,剖開掃油,輕剁調味,花椒孜然,彈指飄灑。
別忘了b蒜辣椒,作泥成碎,紅黃相附,輕抹慢鋪,眼下滋味既成。深宵最易嘴饞,嘗試在家自烤茄子,打開烤爐,裝模作樣,依循記憶中的步驟,模擬不出相似的味道,想必是手藝或調料出了問題,所以烤茄子還得到食肆點吃。
茄子,粵語又名「矮瓜」,長條以外,有一種較為肥矮,因而得名。宋代《海錄碎事》早談到茄子的別名,載:「茄子也,一名『落蘇』,一名『崑崙瓜』。」「落蘇」即「流蘇」,於衣帽裝飾上,捆扎下垂的絲線。坊間流傳易名相關的故事,說春秋戰國時吳王闔閭有名兒子腿部傷殘。「瘸子」形容行動不便的人,剛好與市人叫賣的「茄子」音近,兒子聽後不滿,闔閭看到衣飾下垂的落蘇,像種植時垂吊的茄子,就用「落蘇」來代替「茄子」。不過故事歸故事,茄子原產於印度,西漢時才傳入中國,而「崑崙」指不同地方,其中一處就是印度,因而構成「崑崙瓜」的稱謂。
■飲食小字典
茄
「茄」字現代多用來說番茄、茄子,古代所指的是荷花、荷葉的莖,所指之物不同以外,茄子本身也有不同種類,如唐代《酉陽雜俎》就談到:「有新羅種者,色稍白,形如雞卵。」紫白混色,形圓較小,現在多見於東南亞,名為「蛋茄」或「小圓茄」。現在茄子的顏色更多,有純白、青色、黃色等。
茄子再好,還得要吃,清代《周莊鎮志》提到「茄子」,「或取蒸食,或作醬蔬」,元代《飲膳正要》記載的「茄子饅頭」,可以納入蒸食一類,材料是「羊肉、羊脂、羊尾子、b、陳皮」細切,嫩茄子去掉中間有核部分,然後材料「同肉作餡,卻入茄子內蒸,下蒜、酪、香菜末,食之。」「羊尾子」現代稱為「羊尾油」,是羊儲存來過冬的脂肪,脂肪含量比身體的脂肪更高,而且羶味極強,現在會用於燒烤或火鍋。「卻」字此處有「再」的意思,材料混成肉餡,然後釀入茄子蒸熟,外加調料便可食用。
明代《農政全書》記載的「缹茄子法」,屬於醬蔬一類,做法如下:「用子未成者,以竹刀、骨刀破之。湯煠去腥氣,細切b白熬油香醬,清擘b白,與茄子共下,缹令熟,下椒、薑末。」食譜同樣強調要用嫩茄子,要用竹刀、骨刀切開,因為「用鐵則渝黑」,即是會氧化。「煠」指將食物用水或油輕煮撈起,「缹」指用器皿煮熟。細切b白用油熬成醬,另跟b白、茄子下鍋同煮,用椒薑調味。看來無論蒸食還是醬蔬,茄子都不妨一煮再煮,從此談茄子,不再是單一的「魚香」了。
■作者簡介
蕭欣浩
(「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大學講師、作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專研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流動香港飲食誌》和《屋h尋味記》。)
文:蕭欣浩
圖:資料圖片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