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主低估解僱裁員漣漪效果 令留下員工掀離職潮損公司
【明報專訊】一份新報告稱,僱主大大低估了員工離開機構對留守在不同工作崗位員工的影響,從而導致更多的人員流動。
卑詩大學尚德商學院(Sauder school of business)副教授及報告共同作者薩賈迪亞尼(Sima Sajjadiani)發現,通過解僱、裁員或自願離職,改變了工作場所的運作和社會結構,促使更多人離職。
薩賈迪亞尼表示:「研究結果發出一個清楚的訊息,即機構在解僱員工時應極端謹慎,否則他們將會很快令機構失去穩定性。」
薩賈迪亞尼和另兩名明尼蘇達大學研究員分析了美國一個零售連鎖商1620間零售店約100萬員工,為期長達22個月。他們發現,解僱通知會產生立即及強大的影響,使得仍留在公司的員工也想自願離職。
這些事件會增加仍留在公司員工的工作不安全感,導致更多員工辭職。研究人員也發現,員工自願離職觸發的離職潮較小,其產生的漣漪效果通常也需較長的時間才會顯現出來。
薩賈迪亞尼表示:「對表現優異的員工而言,自願離顯示他們在別處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因此其他的員工雖不會立刻離職,但他們也會開始找尋其他的機會。」
薩賈迪亞尼表示:「通常員工自願離職帶動的後續離職潮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但解僱則不同。一旦公司宣布解僱某人,在宣布後的一個月內即會觸發離職潮。」
該研究還表明,當員工被開除時,他們的離職產生的影響相對較小,轉瞬即逝,甚至可以減少事後的自願離職。
薩賈迪亞尼表示:「通常會有不合作或瀆職的員工,當他們被開除時,表現優異者通常會留在公司更長的時間,員工自願離職的風險也降低。」
但研究指出,如果表現優異的員工在沒有正當理由下被解僱,「僱主不但有法律訴訟的風險,其他表現優良的員工也會設法求去」。薩賈迪亞尼表示,這份研究是同類研究中的第一份,它向僱主發出清楚的訊號,即當他們宣布解僱某名員工時,需考慮可能因此導致的員工辭職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