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總裁:料通關振票房 伙「攜程」推預先購票
【明報專訊】本港已與內地實施首階段免檢疫通關,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昨日回顧西九文化區去年工作時說,早於4個月前已為通關準備,並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處理交通配套、票務安排及餐飲設施等問題。她強調,因「沒有水晶球」,難以預計通關後博物館的入場人次,但相信通關後M+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會「非常受歡迎」。
馮程淑儀稱,M+自去年11月收費,博物館共錄得42萬入場人次;故宮館去年7月起則接待逾71萬名旅客,對入場數字滿意。她指博物館入場費佔博物館收入來源30%至40%,屬重要收入,故已做多方面準備,迎接內地旅客到訪;因應內地客習慣預先購票,管理局亦剛與內地旅遊服務平台「攜程」合作,提供平台予內地旅客預先購票。她預計,即使現已首階段通關,目前從內地訪港的旅客主要以探親為主,相信要「過多一兩個月」才可反映通關後對博物館入場人次的影響,預計屆時可帶來可觀票務收入,同時刺激文創產品及餐廳等消費。
暫未需政府注資 大活動仍要贊助
談及財政問題,她稱因應去年藝術廣場大樓項目由新鴻基地產投得,令西九財政「有唞氣空間」,並帶來長期收入,加上在籌款、贊助及會員人數方面均較預期理想,預計財政上可支撐多一年,財政儲備亦較去年理想,暫未有政府注資的必要;不過,她強調管理局目前無法獨自舉辦大型活動,並以3月的大型流行音樂節為例,該活動費用逾千萬元,幸獲贊助才得以舉行。她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供文化機構申請的基金,以舉辦更多大型活動,亦盼文體旅局協助宣傳以吸引更多人流。
故宮館9月推三星堆文物展
此外,她稱M+將於年內推出多項展覽及表演藝術節目,包括於6月舉行的「徐世琪:懸浮,香港在威尼斯」回應展及9月舉行的「希克獎2023」特別展覽等;故宮文化博物館則將於4月推出「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及於9月推出三星堆文物展覽等。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