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宇宙:現實資料變動畫
【明報專訊】創意以外,動畫製作其實還涉及不少資料蒐集的工夫。崔氏兄弟是如何將現實資料與感受,化成具美感及故事性的動畫作品?
動畫一般製作流程是怎樣的?
Haze表示,製作每齣動畫皆是先有文字,然後再到圖像,最後才製成動畫。專業的動畫製作,動畫師會在正式製作前準備「設定集」,用文字及圖像交代故事,以及角色設定、形象、表情、背景資料等,方便與客戶溝通。以製作MIRROR成員Anson Kong(江𤒹生)個人單曲《信之卷》動畫MV為例,他們像編劇一樣,先用文字寫出「劇本」(即故事、角色背景),如MV配角小學生角色設定為每天都需上補習班,甚少外出遊玩,失去童真;設計角色造型時,他們要為動畫版AK「試造型」,為它配上不同顏色的衣服,而因AK是故事主人公,故他們安排它穿上大眾認定具「主角感覺」的紅色外套。
動畫製作工序繁多,必須團隊分工合作,設定集之所以重要,在於可避免動畫師繪畫角色形象、其他創作人員加入製作時「各有各做」,偏離原先設定。「假設我要畫大雄,大雄是沒有戴眼鏡、短髮的,若有動畫師將他畫成戴眼鏡、留長頭髮,(角色形象)便不成立。」Haze解釋。
物件光影如何設計?
曉晴覺得《下午茶之狂想曲》系列動畫中各種景物的光影很漂亮,好奇是手繪還是後期製作而成。Haze解開謎團:兩者皆有。不過他補充,如何增添物件、景象光影並非重點,加上光影的原因才是關鍵,「我可以做一個完全沒有光影變化、很平面的世界,這是風格問題。但當我追求特定場景或層次(效果)時,每個分層(layering)都會有光影」。《下》中光影的處理手法源於香港導演王家衛的港產片風格,光影亦交代了畫面外的故事,如橙黃色的陽光從窗外斜斜映入茶餐廳,就是為了營造第二輪下午茶時段的悠閒氣氛。
而動畫中茶餐廳的裝潢,Haze說糅合了現實中3間茶餐廳的場景,務求展示兄弟心中「茶記」的應有模樣,拒絕按新派「冰室」設計照辦煮碗,「懷舊不是堆砌,情懷不應用來消費,它不是因為舊而美,而是本身就美麗」。
動畫師如何蒐集資料?
大雄提到自己會間中上網瀏覽動畫製作教學影片,或查閱相關資料。Haze反建議,說可用一些關鍵字找尋相關書籍,更深入學習動畫製作知識。如崔氏兄弟製作「奶茶通俗學」揭頁單張、插畫,以及出版同名書籍和漫畫前,為準確地介紹港式奶茶及茶餐廳文化,他們先花時間做「文化研究」,翻遍書籍、瀏覽網頁,蒐集與奶茶相關的資料。Haze笑說:「最後發現文化研究更好玩!」
搜尋資料的過程中,兩兄弟發現不少網上資料跟書籍所述的有出入,如果你是兄弟二人,會採用網上還是書籍資料?崔氏兄弟當時就選擇訪問業內人士查核事實(fact check),然後整合所有資料,「最好講吓A ,講完B,最後給人一個C的結論,不應選擇其中一方的內容」。
■學生感想
曉晴
滿腦子都在想:「我要做動畫!」機會來了,與Haze接觸和了解其創作心得後,得到不少啟發。我最欣賞「奶茶通俗學」系列的作品,用生動的故事告訴我們茶餐廳文化原來充滿人情味。他們更把奶茶、茶餐廳等文化推廣至世界各地,推動了香港的文化和動畫發展。我會繼續努力學習創作動畫,為香港動畫出一分力。
大雄
學校有多媒體創作課程,每次做課題(project),我負責後期剪接,總是做到忘記時間,很有滿足感。老師知道我喜歡創作本土題材作品,曾跟我分享崔氏兄弟的動畫,這次親身接觸Haze,高興得難以形容!崔氏兄弟有種「即使知道困難,仍想盡力一搏」的熱血,他們希望創作屬於香港的作品,讓動畫內容「貼地」。兄弟的風格、創作心思讓我想起「光頭幫TomFatKi」。哦!原來他們是認識的,期待有機會看到聯乘創作。
文:鄭惠霞、方綺婷
圖:鄧宗弘、陳綺雯、受訪者提供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