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述改革開放 談成就不談政治 3教科書闡「城鄉差異」 指收入大增未來「共同富裕」
【明報專訊】取代通識教育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本學年推展至中五級,教授主題2「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探討「人民生活素質的轉變與提升」,教育局簡報提及方向包括經濟收入增加、消費水平提升等。翻查教科書,雖有提及政治等其他角度,但無詳細探討,舉例課文僅提及政治制度會影響人民的精神生活;亦有教科書提及「城鄉差異」的社會問題,但強調城市及農村居民支配收入水平上升,未來有望達至共同富裕。有公民科教師表示,教授中國成就時,曾有學生問到「中國是否什麼都好?沒有不好?」,形容場面尷尬,稱自己專業回應,「宏觀整體了解國家發展是身為中國人應有的意識」,即使學生追問,亦不會再回答。
明報記者 張煒琳 鄧佾文
【通識科過渡公民科系列二】
通識科單元3現代中國,教授中國改革開放。根據課程指引,探討問題包括「改革開放政策對國家的整體發展和人民生活產生甚麼影響?」,可教三農問題(農業、農村、農民)、改革開放對環境與文物保育帶來的挑戰等。
一書指「政局穩生活穩」 未再探討
取代通識的公民科,主題2「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學習重點為從經濟收入、消費模式、教育程度、醫療水平、人均預期壽命、脫貧等看生活質素「轉變與提升」(見表)。翻查官方教材,均有上述學習重點內容。部分公民科主題2課本的樣本書,簡略提及改革開放後其他轉變,包括名創的《新領域公民與社會發展》及教圖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新里程》均有提到政治、環境會影響生活質素,其中一本稱「政治局勢穩定,會使民眾生活得更安穩」,但未加以探討。
不論通識及公民科,均提及改革開放後鄉鎮和城市在發展上的差異。公民科新書齡記《新里程公民與社會發展》則指「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不免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徵……貧富懸殊的問題仍然明顯」。雖然各書均有提及「城鄉差異」,但強調城市及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均出現「飛躍性增長」,收入差距正在改善,未來能達共同富裕。
稱按簡報只談成就不談社會問題
沈香林中學教師:非洗腦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公民科統籌教師黃樂心表示,根據教育局簡報,談論國家成就的課堂「全部都是講述成就,沒有負面事情」,教師只會按指引做,不會加插社會問題。黃2013年起執教,去年隨科目改革開始任教公民科。通識、公民科均有單元談及中國,黃樂心批評通識科不合時宜,偏重討論社會問題,「不夠持平,即我們要了解社會問題,但國家成就真的蚞奶ㄕh」,對通識被「殺科」不覺可惜。她認為公民科讓學生更了解現代中國的成就,而課程目標亦與通識科相似,「希望同學可成為一個能明辨是非的人,即同學很正面、正向」。
該校中五的公民科課堂正教授香港社會的多元文化特徵。學生除了要匯報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精神和起源,黃樂心在課堂亦多次強調中國,例如「很希望大家能夠將這些重要的精神意義、價值記在心中,甚至你有下一代時,和他們說多些」、「大家最緊要認識香港文化是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等。她解釋公民科目的是提升同學國民身分認同,教材及課程指引亦希望教師多提中國、國民身分等,「有這個責任,所以強調也是應該」,不認同是洗腦教育。
廠商會中學通識主任:
公民科課題多無討論空間
廠商會中學通識科主任馮凱玲認為,公民科是歷史脈絡和客觀事件鋪陳,「很多課題都沒有討論空間」,又預計學科無爭議題目,「極其量是根據資料,多大程度支持某些說法」。她認為仍有空間讓學生多角度思考,如從「一國兩制」中引導學生思考本港實施資本主義的意義及「一帶一路」倡議的長遠影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