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元近期趨跌削弱購買力 進口蔬果增成本轉嫁顧客
【明報專訊】加元匯率近月下跌﹐進一步推高物價。
蔬果批發商Steve Bamford說﹕「我們從美國入貨﹐而全球很多地方都使用美元結算﹐所以我們必須根據加元匯率作出調整。」加元貶值﹐意味着相較數周前﹐他需要支付更多金錢購買同等分量的蔬果。
由於他做的是蔬果批發﹐故無法預先囤貨﹐而是每隔2﹑3日就要入貨。當來貨價提升了﹐增加了的成本便自然轉嫁至消費者身上。
隨着加元下跌﹐美國貨品小至蔬果﹑酒類以至大如工業設備的價格都上揚。1加元昨日兌72.61美仙﹐今年3月則1加元可兌80美仙,加元兌美元半年下跌了約9%。加拿大諮議會(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首席經濟學家Pedro Antunes說﹐雖然加元貶值可使加拿大的出口產品更具競爭力﹐但對加國的消費者和企業則帶來不利,因為加元貶值削弱每個人的購買力﹐最終帶來通脹。
美國Visit Buffalo-Niagara的Patrick Kaler表示﹐加元貶值的時間來得太差。當地的酒吧﹑餐館的顧客均以加國遊客為主﹐35%至45%的顧客更是來自南安省。如今防疫限制才剛放鬆﹐加元便貶值。
葡萄酒進口商Select Wines的副主席Dan Shorrocks表示﹐大型酒廠特別是那些在安省酒舖(LCBO)的全年總名單上的廠家﹐都是以加元計價,這意味着他們的零售價不會變動。但許多較小的生產商,尤其是那些通過LCBO的Vintages計劃銷售高價產品的,通常以美元報價﹐故他們售價會提升﹐但亦有可能因差價不大﹐酒廠自行承擔。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貨幣策略師George Davis表示﹐雖然如此﹐但加元兌美金的表現在G10集團之中仍然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