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13
    星期二

寫作立意庫:不遇於世的自處方法──〈試筆說〉

[2022.09.13] 發表
(圖一)
(圖二)
(圖三)

【明報專訊】文言閱讀練習除了可以測試文言水平,也可用來積儲論據。不過,若我們閱讀只是為了收集文章之中可用的詞、句、例子,則猶如入金山卻拾柴歸,簡直是暴殄天物。同學可以更進一步,思考篇章的寫作邏輯,提煉文化主題,以豐富自己的寫作角度。以下以方孝孺〈試筆說〉(2020年文憑試選篇)為切入點,集中談面對失意的方法,以助同學積儲寫作立意。

■寫作邏輯

〈試筆說〉借物說理,講述作者和朋友怎樣對待兩枝好筆的故事:

作者非常珍惜這枝好筆,只有遇到好墨好紙時,或為文章潤色才用它書寫,書寫完畢後就洗乾淨並收藏起來。由於作者的愛惜,這枝筆歷久猶新。

友人則不珍惜,把它當成普通毛筆來使用,筆很快便破舊,是故丟棄了它。

■立意三問

拆解篇章邏輯

1. 什麼

文章描述了什麼問題?

賢士君子難得,卻被在上位者委派擔任低微閒散的職務,不待其衰老就棄而不用。

2. 為何

為何有此問題出現?

在上位者不懂用人。

3. 如何

作者如何應對?

‧作者感到無力改變,因而慚愧。

‧既無力改變他人,便姑且先做好自己,以待他朝被人重用。

■立意及聯想(圖一)

1. 賢士君子之難得

‧〈試筆說〉謂「今夫所謂賢士君子者,天之生也難,生而不夭死、不疾病、獲全其美也,尤難。」一個人出生困難,幼年時不夭折,長大後不生病已是難得,而在進入社會後仍能保全自身美好的品德才能更是困難。

‧儒家講「智」,智以仁義為本,人的聰明才智用在成德的努力上才有意義。可惜的是,有才的人一踏入官場,便可能發現到利益集團朋比為奸,是非不分,不謀大眾福祉,損人以利己。當社會風尚如此,便很容易同流合污,因此說君子難得。

2. 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賢士君子之不遇、「仕」與「隱」的掙扎

‧賢士君子之不遇

《禮記.禮運》記載了孔子感嘆自己沒有趕上夏、商、周三代賢君當政的時代。這些時代有何優點呢?孔子說其中一個特點是「選賢與能」,即是選出並推舉賢德能幹的人辦事。寫於明代的〈試筆說〉所描述的現實卻是賢士君子「卑位冗職是命,一不快於意,不待其敝而棄之」,他們被在上位者委派擔任低微閒散的職務,上位者稍不滿意,不等到他們衰老就棄而不用。

‧「仕」與「隱」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掙扎

士人一方面胸懷天下,欲實現「致君堯舜上」的理想,欲使百姓贍養父母,養妻活兒,「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孟子》),欲教化百姓,使宇內澄清,天下太平;現實卻是不被朝廷重用,又不欲與世同流合污以換功名,這時便可能考慮歸隱山林了。

‧原因及例子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懷才而遭人陷害自古常見,而用人者卻未能明察秋毫。昔者屈原願為先驅以報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卻因上官大夫靳尚的讒言而被楚懷王疏遠,最後投江自盡。

3. 應對方法:若不被賞識,應如何自處?

人在認識自己,尋覓人生意義的過程中,也許能逐漸定立理想,可是現實卻是無從發揮,又或是遭受反對批評,我們可以怎樣自處?

方法1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盡力做好份內事,等待重用

‧儒家提倡「義命分立」,「命」不受自己控制,「義」是自己能控制的。外在世界的成敗得失無法掌控,但亦無礙自己盡力行義,做正確的事。

‧連孔子也曾說:「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此處的賈者(商人)乃比喻任用人才的人,可知孔子就是等待一個欣賞自己的人。不過,若要做到孔子所說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在天下需要自己時則展現才華,不受重用時便韜光養晦),還是要先修養好自己,才會有被「沽」(賣出)的一天呢!這便是方孝孺在文末提出的應對方法。

例子:辛棄疾

‧士以天下為己任,即使不被賞識,但仍舊努力改變現况。例如辛棄疾一生謀求抗金,雖為當道所忌,屢遭罷黜,卻壯心不已。他曾進《美芹十論》和《九議》等論政奏疏,獻策萬言,陳述抗金之計;在湖南創置飛虎軍以阻遏金人入侵,又在福建籌備海防軍,一生努力不懈,這可說是以天下為己任,是范仲淹所說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方法2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人生進退難免,放下內心執著,豁達以對

例子:陶淵明

‧陶淵明生在東晉亂世,他說「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當時已經沒有一個人在讀六經(六本儒家經典),自己整日趕車奔走,但哪裏才有我所尋找的渡口呢?

‧陶淵明對現實迷惘失望,最終驅使他歸隱田園。他省悟到人生的起伏就像季節轉換般自然,有起必有伏(「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既明此道理,便不必為失意而困惑了。

例子:蘇軾

‧就像蘇軾因反對變法遭人陷害,自請離京外任。後更因「烏臺詩案」下獄,貶至黃州。蘇軾卻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這是感悟到天道和人道的盛衰自有其理,正如雨後會放晴,晴後又有雨,因此不必為雨而悲,也不必因晴而喜,人生的進退得失亦如此。

■大綱:應用立意

同學可嘗試應用上述立意,構思以下兩條寫作題目。

(圖二)

應用立意舉隅

(圖三)

文:胡詠怡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畢業 現職中學中文教師 尤好文字之美,亦慕夫子韋編三絕之勤)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星笈中文 第068期]

更多教育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