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港人案 鄧棨然半年無音信 家屬公開後獄方更新資訊
【明報專訊】「12港人」案其中一人、正在內地服刑的鄧棨然,其家屬指近半年未收到鄧的信件,其弟稱今年寄往監獄的信件被兩度「打回頭」,而本來定時更新在囚者狀况的獄中系統,亦有兩個多月未更新資訊,家屬日前於社交平台發文及向入境處求助後,內地監獄系統昨日更新鄧棨然獄中資訊。保安局回覆表示,已按機制透過駐粵辦協助家屬將提出的書面訴求轉交內地機關。
鄧棨然2020年底因12港人偷渡案被內地裁定組織他人偷越邊境罪罪成,判監3年。鄧弟接受本報查詢時稱,上一次收到鄧的來信為今年2月中,但信件署名日期為去年底,家屬已有大半年未掌握鄧棨然的狀况。
家屬書信兩度打回頭 標註「無人領取」
鄧家今年初寄出的信件被退,4月再寄出信件,惟信件至近日再被退回。信封上貼上一張印有「退回」的黃色紙,並剔選了「無人領取」。
鄧弟指過往一直以書信聯絡鄧棨然,自信件被兩度「打回頭」,其母便開始失眠及感焦慮,擔心鄧失去音信。此外,獄中系統「從化監獄網站」亦有兩個多月未更新鄧的資訊。
思想考核不及格遭扣分 弟:收信才放心
鄧弟擔心鄧棨然音信全無,前日在社交平台發文稱信件被退回事件。他昨日登入獄中系統時發現系統已更新,顯示出鄧棨然今年5月17日至7月18日的每日開支,亦指鄧棨然曾因表現問題被扣分。
鄧棨然被指上課參加活動時不認真聽講等,違學習紀律,及因當月思想文化技術考核不及格,共被扣兩分。鄧弟認為有兄長的消息屬好事,可讓母親稍稍安心,但要收到他的信才會放心。
維權律師:扣分影響減刑 或「化名關押」
曾協助12港人案的中國維權律師認為,鄧棨然有較大可能被轉監或「化名關押」。他解釋,「化名關押」是以化名登記在囚者於獄中系統,只有一部分人知道在囚者的真名,以減低部分人在獄中的影響力。他又說,內地監獄要在囚者學習思想政治,內容主要圍繞愛國,若被扣分會影響他的作息和減刑,而當局亦會退回信件以示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