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通脹 德31年首錄貿易逆差
面對石油及天然氣的進口價格飈升,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在5月錄得貿易逆差,是逾30年來首次。德國5月進口額按年增長近28%,遠超出口額的11.7%按年升幅,令5月錄得10億歐元(約82億港元)逆差,是1991年以來首次,對於二戰以來長期積累大量貿易順差德國尤其罕見。
進口額增28%遠超出口
德國5月的能源、食品及零件等進口價格按年升幅超過30%,相比下,出口價格的升幅只有進口價格升幅的一半左右。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經濟學家Oliver Rakau指出,即使經通脹調整的數據不那麼引人注目,但外貿仍然會對德國的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因為經濟產出也以實際貿易金額計算。
德國副總理哈貝克(Robert Habeck) 警告,德國需為天然氣停止供應做準備。他表示,如果天然氣供應繼續下降,價格繼續上漲,能源市場將出現雷曼兄弟的骨牌式效應。德國政府正考慮緊急立法,使消費者和企業平均分配不斷上漲的天然氣成本。
環球通脹加劇,土耳其6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近79%的24年新高。2017年以來,土耳其通脹升幅一直處於雙位數。近期由於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飈升,令該國通脹率加劇,但土耳其央行未有收緊政策應對。
此外,歐洲央行昨表示,計劃調整其企業債券持倉,以支持污染較少的企業。這是該央行迄今,將環境因素納入貨幣政策的最重大措施。歐洲央行稱,未來幾年到期的大量債券贖回後,將再投資於更符合減排目標的企業。(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