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府聲稱積壓幾清除 骨科協會質疑
約萬省民料在等做手術
【明報專訊】卑詩骨科協會表示,省府聲稱「已完成幾乎所有被取消的手術」與事實情況不符,目前約有1萬名因前幾波疫情而推遲手術的患者,至今仍在等候名單中,有人已對止痛藥成癮;另外,鑑於醫護人手短缺,一批患者甚至未能被錄入預約系統。
省衛生廳長狄德安(Adrian Dix)本周提到,在第一波疫情中被推遲手術的患者中,有99.8%已獲安排接受了手術;在隨後的第二、三波疫情中,得以恢復手術的患者比例亦高達94.2%。
狄德安指出,全省共有1.5萬宗各類別的手術被取消,但大部分已於日前完成,其中包括癌症及心臟病患者的緊急手術,此外還包括髖關節或膝關節置換等骨科手術。
不過,在追趕之前落後的進度下,無可避免地影響到新手術的進程,狄德安說﹕「減少手術輪候時間是當務之急。這就是為什麼本省對疫情的影響作出了更積極、動態的反應。其一,我們建立應對機制;其二,從2020年5月開始恢復手術,避免出現大量積壓。」。
代表大約170名外科醫生的卑詩骨科協會(B.C. Orthopaedic Association)主席迪爾瓦特醫生(Cassandra Lane Dielwart)則表示,由於面臨包括護士在內的醫護人手短缺,許多患者根本未進入手術排期,省府數據沒有反映這部分數字。
針對衛生廳長聲稱本省已完成之前幾乎所有被取消的手術,迪爾瓦特表示,這與現實狀況不符,她估計還有1萬名病人在苦苦等待,大部分手術延誤來自第一波疫情,直到兩年後仍未得到解決。
迪爾瓦特呼籲省府依靠標準化數據,評估未上預約名單的手術總數,以便展現更真實的全貌;她並指出,骨科手術與心臟及癌症手術相比,並不被視為優先項,「受苦的是我們的病人,許多人在進一步失去行動能力之前,錯過了可以大大改善他們生活質量的機會。」
此外,迪爾瓦特透露,輪候名單愈來愈長。疫前5年,喬治王子市(Prince George)一名外科醫生年平均有約80至90人在等候名單上,現在則暴增至271 人。錦碌(Kamloops)、基隆那(Kelowna)各有1500名、1200名骨科病人還在等着上手術台,其中一半等候超過一年。
迪爾瓦特指,一些患者開始用拐杖、服用泰諾、甚至使用芬太奴貼劑來抵禦疼痛,如果沒有更強的藥物,痛楚將變得更加難以控制。
加拿大健康資訊研究所數據顯示,在第一波大流行中,約一半需接受關節置換的加人沒有在建議時間內接受手術,該比例是2019年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