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遏制外資購房政策見效 安省住宅按揭增幅遠超卑詩
中銀過去6年在安省按揭貸款由1.39億飈至逾10億
【明報專訊】過去6年中,中國銀行(加拿大)發放的住宅按揭貸款,在安省的增長幅度遠高於卑詩省,這表明卑詩省政府遏制該省特別是溫哥華地區房產需求的政策和稅收措施,已經產生了一定的效果。
中銀為卑詩省房產發放的住宅按揭貸款數量,從2015年的4,000萬元增加到2021年的1.21億元,而同期在安省發放的同類型按揭,則是從2015年的1.39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超過10億元。
西門菲莎大學城市項目設計及規劃課程總監甄瑞謙(Andy Yan)強調,這些數字只是加拿大銀行擁有的全部按揭貸款的一小部分。「但是中銀的數字是一個很好的指標,表明加拿大的(一些)外國資本在房地產市場的走向。」
甄瑞謙周一參加了國會下議院財政常設委員會舉行的小組會議,討論加拿大經濟和房地產市場通脹的問題。他多年來一直研究在加拿大經營的銀行,運用全球資本和貸款的行為,對大溫哥華地區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他比較了近期的人口普查數據,以了解空置或未充分利用的房屋在地產泡沫中的作用,發現從2016年到2021年,溫哥華市作為非主要住宅(Primary Residence)的房屋,數量下降了10%,而同期多倫多卻增加了40%。
他推測溫哥華以及卑詩省其他城市的下降,可能是由於省、市的法規和稅收措施,抑制了對非主要住宅的住房需求。
甄瑞謙試圖蒐集CTB加拿大銀行、SBI加拿大銀行、匯豐加拿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加拿大)以及加拿大主要銀行,如CIBC、RBC和道明銀行的信息,結果發現只有中國銀行(加拿大)在其提交給聯邦政府的B-20文件中,對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其他細節是透明的。
他指出﹐中銀的住宅按揭貸款沒有保險,但平均貸款與價值比率較低,約為60%,這表明平均首付至少為40%。
卑詩省在2016年引入15%的外國買家稅,同年溫哥華市也設置空置稅,但省府還在不斷加碼,先是在2018年將外國買家稅提高到20%,在2019年又設置了投機和空置稅。與此相比,安省在2017年設立非居民投機稅之後就偃旗息鼓。
但同樣來自西門菲莎大學的房地產金融學教授巴甫洛夫(Andrey Pavlov)認為上述說法是小題大做。他認為這種變化可能的確是由於抑制需求的措施造成,例如外國買家稅等,但就金額來說,無論是在卑詩省的1億元,還是在安省的10億元,都是微不足道。
「我不會從他們90%的投資組合都在多倫多這一事實得出太多結論,因為(兩者)都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