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新冠可減男性生育力 指病癒仍有影響 接種可預防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過往曾有報道指有患者睾丸感疼痛,港大以倉鼠作實驗對象的研究發現,倉鼠即使被中量的新冠病毒感染,也會出現急性睾丸損傷,顯示病毒可能會令男性的性腺機能減退和生育能力下降,而且患者康復後仍受影響,而接種新冠疫苗可預防此併發症。
倉鼠實驗 觀察睾丸性激素變化
過往曾有報道指,部分新冠病毒患者出現睾丸疼痛,一項針對染疫男性死者的屍檢也顯示,患者遺體曾出現睾丸炎徵狀,但在精液中並不常找到病毒核酸。港大微生物學系團隊近日做研究,將倉鼠分成兩組,分別循鼻腔感染新冠病毒及流感病毒,然後比較兩組倉鼠的睾丸和性激素變化。
結果發現,感染新冠的倉鼠出現較輕微的自癒性肺炎,可以不治而癒,但即使肺炎不嚴重,4至7天內該批倉鼠的精子數量和血清內的睾丸酮均急劇下降,在感染42至120天後,倉鼠的睾丸萎縮,尺寸重量下降,同時體內的性激素水平亦顯著降低。
研究人員進一步以顯微鏡觀察,見到感染新冠的倉鼠睾丸出現急性炎症、出血、曲細精管壞死和停止生產精子,在感染後的7至120天,倉鼠睾丸組織一直持續有炎症、變性和壞死,而變異病毒株Omicron和 Delta也能引起類似損傷。不過,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倉鼠則未有出現睾丸感染或損傷,而研究顯示,接種疫苗可預防相關睾丸損傷。
研究結果已在醫學期刊《臨牀傳染病》發表,帶領這項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在照顧感染新冠病毒後復元期的男患者時,需注意可能會出現性腺機能減退(即性慾減低)和生育能力降低的情况,而結果顯示接種新冠疫苗可預防此併發症。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