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署倡院舍准院友家屬入內照顧 需打針持陰性證明 業界:倘院內有個案未必適合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第五波累計逾190間院舍有陽性個案,社署去信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表示理解院舍人手緊張,建議院舍讓已接種疫苗並持陰性快速測試證明的院友家屬,到院舍協助照顧住客。有安老業界認同現時猶如「打仗」,形容「打仗你畀支掃把我,未必啱用」,又稱院內若有陽性個案或密切接觸者,恐未必適合讓家屬入內。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認為各方要走多步,從戰時角度去看待問題。
涉及疫情的院舍愈來愈多,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稱,新增30間院舍有陽性個案,目前共逾190間院舍有院友或職員陽性,共涉120多名院舍工作人員及450名院友。
助紓人手壓力 社署:非放寬探訪
社署前晚10時去信各安老及殘疾院舍指出,檢疫中心或醫院服務非常緊張,部分有初步確診、確診或密切接觸者的院舍住客可能要留在院舍等候檢疫或治療,又或按衛生署指示原址檢疫或隔離。
信中提到,社署建議院舍因應實際需要,讓最少14天前已打兩劑疫苗、持有到訪當天的陰性抗原快速測試證明的住客家屬,到院舍協助照顧住客,若家居環境允許,可安排住客暫時回家。署方強調此舉不等同放寬探訪,現除恩恤考慮,禁絕探訪。
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說:「我認同現在是『打仗』,如果幫到手就好,但事實未必,打仗你畀支掃把我,未必啱用。」他說院舍職能近日「三級跳」,要處理密切接觸者及陽性個案,容許家屬入院舍既有感染風險,亦可能將病毒帶入院舍。他認為,若院舍內有陽性個案或密切接觸者,不適合安排家屬入院舍幫手,促政府安排一個處所集中處理院舍陽性個案。
社聯前日向營辦安老院舍的機構蒐集資料,數小時內獲43間安老院回覆,共為逾5000名長者服務,發現自第五波疫情起,26間受訪院舍有員工或院友確診,12間現有初步陽性、無病徵或輕微病徵的確診者居住,共40人,當中兩間共兩人有嚴重病徵等送院;有3間院舍稱未能安置這些長者在隔離或獨立房間。
社聯:院舍瀕崩潰 外間指摘不公
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說,院舍不論空間、人手、職員訓練,均非為檢疫或隔離中心而設,讓確診院友繼續留在院舍,擔心或增加感染其他院友及員工的風險。他說,坊間或對院舍應對疫情有誤解,事實院舍瀕臨崩潰,不公的指摘無助解決問題。社聯建議醫管局決定長者返回院舍前,除評估長者健康情况,亦應先了解院舍有否合適隔離及檢疫裝備及空間、相關護理人員等,建議政府緊急資助院舍購買防菌屏風、流動空氣淨化機、保護衣及面罩等防疫裝備。
羅致光籲需以戰時角度看待 各方走多步
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昨表示,院舍不能有效負責照顧已康復的院友返回院舍,可能違反指引,當局或會發警告。他在商台《政經星期六》稱,「為何我前幾周已用戰爭描述現况,因為戰爭時每人要行多步,才可處理事情」。他說明白院舍內防疫措施未到位,社署會加速協助院舍,包括如何將無事、密切接觸者、確診院友分類及分派防疫物資等,但即使社署每天加大處理能力,亦追不上院舍個案增幅,因此需審時度勢,不斷調整處理事項優次。
無線新聞報道,一名在亞博檢疫的長期臥牀九旬婆婆發燒,上周日被送到不收確診個案的北大嶼山醫院,其後被推到院外帳篷苦等近一周。羅致光就此報道回應稱,制度是按規矩做事,大家都無錯,但似乎亞博職員及醫院均有首要責任,「大家『轉身』得不夠快」。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